所以癿加思蘭敢去進攻哈密,爭奪哈密王,就是因為這緣故,也因為如此,大明才趕緊冊封把塔木兒,讓他攢攝哈密王事。
否則弩溫答失里名不正言不順,哈密很有可能徹底脫離大明的掌控。
實際上,歷史上的癿加思蘭再發育幾年,就會成為北元太師,是哈密及周邊地區的大軍閥,在漠北諸部擁有巨大身份地位,可以和汗庭分庭抗禮,擁有鐵騎數萬之眾。
可惜,他被自己砍了。
朱見濟騎在馬上,透過千里鏡看著遠處那密密麻麻的營帳,調轉馬頭,「回營!」
在鷹走峽整整軍了兩個時辰。
之後日夜兼程,今日上午抵達該區域。
杭昱的兵馬,拖住了杜爾伯特部的五萬鐵騎,而白慶之率領的乜克力部和準葛兒部的降兵、俘虜組建的鎮北軍,迅速東進,和杭昱部形成犄角之勢。
杜爾伯特部原本還有撤退機會。….
不過隨著朱見濟的東宮幼軍補充彈藥後,迂迴穿插來到杜爾伯特部營地的正北方位,徹底切斷了杜爾伯特部回撤的線路。
局勢就定了下來。
杜爾伯特部陷入合圍之中,進退維谷,唯有一戰。
雙方已經探明對方兵力。
所以這時候遊曳的斥候,只是遠遠的觀望,摸清楚對方大軍的行動,並無其他動作,朱見濟才敢帶著人來最前線。
也不敢久呆。
怕敵軍斥候回報後派大軍來圍剿。
返回營地。
朱見濟和王越站在堪輿圖前,仔細商討戰略,最後朱見濟拍板,下令杭昱部和鎮北軍兩部,明日上午同時發動進攻,壓迫這五萬鐵騎的活動空間。
甚至可以佯敗誘敵。
而東宮幼軍繼續鉗制在他們的撤退路線上。
先不打。
上兵伐謀。
如果能先把這五萬鐵騎計程車氣給消磨掉,再出擊,以火器之利,搞不好又是一場低戰損的大勝。
最主要的原因,朱見濟怕這五萬鐵騎不管不顧的撤退。
這樣的話,一萬東宮幼軍還真有可能攔不住。
畢竟草原這麼大……
而這五萬鐵騎比準葛兒部還要散沙一盤!
瓦剌分裂後,出現了諸多部落。
今年天災影響巨大,所以諸部聯合一起南下擾邊,如吉利吉思、森林兀良哈惕、禿馬惕、火裡、禿麻,諸多部落以杜爾伯特部為首,一起湊了五萬鐵騎。
這樣的散沙,你一旦表現太強勢,他就跑了。
所以先讓杭昱部和鎮北軍先行進攻,這兩支軍隊不是東宮幼軍,戰力不高,尤其白慶之和趙牧率領的鎮北軍,是用降兵和俘虜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戰力堪憂。
一旦兩軍接觸,很有可能會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