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槍舌劍?
自己可能確實不是衍聖公的對手。
但誰說我要和他論理了?
論劍!
兵權在握,老子沒那個耐心和他講長篇大道理。
白鯉又道:“其實,衍聖公一脈,分南北宗……”說到這裡,有些畏懼,不敢多說。
後宮不幹政。
朱見濟懂了,“是我那老丈人讓你娘帶的話罷,嗯,你知道輕重就好,涉及國家大事,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心裡要有個分寸,不過此事算不得國家大事,最多就是個小插曲,等著看罷,明天我讓衍聖公灰熘熘滾回山東曲阜去,再者,今夜宴請衍聖公的是什麼人?是於少保、王文、陳循、商輅、張鵬,還有五軍都督府的杭昱,加上東宮幼軍指揮使王越,大明最精銳的文官武將齊聚,衍聖公能討著好?”
真不信。
唇槍舌劍,衍聖公說的過於謙?
你衍聖公從山東跑到京畿來,為天下讀書人請命,罷黜于謙。
于謙能接受?!
接受了,那于謙作為文臣的名聲何在。
這是要于謙的命。
而且一旦衍聖公為天下讀書人請命成功,朝堂迫於壓力罷黜于謙,那麼兵權歸置的問題就要重新議定,老子不瞎忙活了麼。
所以衍聖公真不知道好歹,就得收拾他。
至於衍聖公敢說出天下讀書人與大明朱家皇室離心離德這種威脅言論來,幼軍指揮使王越會告訴衍聖公一個事實。
大人,時代變了。
就算沒有士族支援,大明也依然走在了康莊大道上。
總之,衍聖公的事是小事。
唯一的麻煩,是不能真的對衍聖公動手,還需要儒家正統思想來維持皇權的統治,畢竟隨著自己對大明改革,生產力的躍進會倒逼社會關係發生變革,那時皇權會受到衝擊,需要儒家思想來掛帥。
朱見濟對思想政治顆記憶猶新的一句話:生產力是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
所以那些歷史中,穿越到大明朝各種改革,之後國力飆升經濟騰飛全民富裕,開疆拓土成為藍星第一帝國。
但社會關係竟然還是傳統的封建王朝制度,就很不科學。
等外部矛盾過去,馬上就是國內矛盾的爆發。
朱見濟未雨綢繆。
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儒家思想可以用,但還得準備後手,甚至得預想政治體制的改變。
當然,萬變不離其宗,有一個基本原則不變:
老子要當皇帝!
收斂思緒,將白鯉攬入懷中——還能不知道妻子那點小心思?
不久是獨受恩寵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