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興知道,唐氏外戚三巨頭都非死不可,要不然為何在戰事收尾階段,神策衛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時候,東宮幼軍依然一槍爆了唐敏的腦袋。
太子殿下的秉性如此。
絕不留情!
既然推動換儲,唐興心裡就有了準備。
有贏的希望,自然就有輸的可能。
當下結局無可避免了。
只能接受。
唐氏外戚唯一的香火,是唐盛那個才八歲的兒子,現在只能戴罪立功,爭取得到太子殿下的憐憫,放過孫兒一條小命。
搞不好朱見津這一次也會被一貶到底。
畢竟女兒唐貴妃在後宮中針對杭皇后發動攻擊,杭皇后和太子的反擊,必然會針對朱見津——哪可能留下再出現換儲的可能。
唐興立即道:“微臣願將功折罪,將彈劾白圭、山西謀亂的所有人一一舉證,微臣手上也有和他們往來、以及權錢交易的人證、物證。”
這話一出,滿堂譁然。
唐氏外戚就不說了,姚夔和王翱這些文官集團,對著唐興就是破口大罵。
唐興無動於衷。
老子都要死了,還在意你們這點罵聲。
再說,老子都要死,你們還能活?
都得死!
這一次太子和陛下聯手佈局,最終目的就是你們這群文官集團,有道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你們文官集團手中的權勢過大,尤其是兵權,這是太子殿下最需要的。
。(本章未完!
第二百一十二章 血洗朝堂(上)!
何況文官集團也不是沒有罪。
不弄你們弄誰。
這麼一說,我唐氏外戚真是冤枉啊。
如果不是你們文官集團手握兵權勢力太強,陛下和太子殿下就不會針對你們,我唐氏外戚也不會成為被利用的棋子。
那樣的話,沒準就換儲成功了!
可惜世間事,沒有如果。
朱見濟聞言微微頷首,“彈劾白圭這個罪麼,不過是朝堂上的官場爭鬥,涉及到一些偽證、勾連地方、誣陷朝堂大員罷了,孤為了大明江山,可以仁厚責辦。但在山西謀亂,妄圖動搖國本,這是謀逆大罪,孤能忍,天下百姓也不能忍。”
頓了一下,“於少保和王尚書認為呢?”
這時候還是要讓朝堂頂樑柱來發下聲,表示我朱見濟不是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