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陛下殺得,當今天子就殺不得?
太子也殺不得?
該殺就得殺,不殺一儆百,你等亂臣賊子豈非還要惦記南宮復辟?
想多了。
朱祁鈺深呼吸一口氣,不容置疑的道:“盧指揮使言之有理,此事不需再議。”
意思明確。
老子給寶貝兒子鋪路,連殺孫太后和皇兄這樣的事情都願捨得一身剮,現在為了給太子立威,樹立太子平亂的政治正確性,殺幾千顆腦袋怎麼了。
管你起居注要怎麼寫。
管你後世怎麼編明史。
你們要是敢再說什麼狗屁倒灶的話,休怪朕不客氣了,俞士悅和張鳳算下場好的,真要不管不顧,敢反對重辦此案的,讓盧忠的錦衣衛去招呼。
打你一個亂黨同謀!
內閣那邊,權兼戶部尚書的陳循、權兼刑部尚書的王文同時出列,“陛下聖明!”
老臣胡濙也出列,“微臣以為然。”
胡濙,六朝老臣,經歷過永樂年間的“宮女案”和“方孝孺案”,天子一怒,十族都能誅,你這才九族而已。
殺就殺了,本來就是咎由自取。
胡濙精明。
當夜動亂,陳循、王文、商輅等人赴死守節,誰是天子心腹一目瞭然了。
這讓其他大臣的處境尷尬。
這個時候你還不站出來支援一下天子和太子,你猜這兩爺子會怎麼給你秋後算賬?
于謙預設,胡濙站隊,此事再也迴旋餘地。
朱祁鈺掃視眾臣一眼,看了一眼興安。
興安道:“無事退朝。”
話音未落,從文官班列末端,一位身著青色官服的精瘦官員出列,“臣都察院經歷司經歷關秋,有事啟奏!”
都察院經歷司,職掌董察吏胥。
關秋出列後,道:“陛下昨日旨意,撫寧侯朱永赴任湖廣副總兵,協理南和伯方瑛平叛苗亂,臣冒死諫言,撫寧侯朱永年輕,並無統兵經驗,豈能勝任石尚書之責?”
石尚書就是石璞,去湖廣平亂時,以兵部尚書之職總督軍務。
朱祁鈺:“……”
你確實在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