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面,他還想將西安、青州、粵城南北向的高速公路也修建出來,再把東西向的高速公路從江城衍生到滬海,這樣,青州就變成了華夏南北交通的“十字交叉點”,成為國內南北東西公路交通的樞紐。
當然,這還不夠。
這才完成了公路交通的佈局。
接下來,他還要把鐵老大請動。
目前,從黃州到江城是已經通了鐵路的。
他只要把鐵路從黃州連線到霧都,其中經過其中,那麼青州同樣會成為貫穿東西的主要鐵路線。
那樣的話,青州在國內的地理位置就舉足輕重了。
這些事,都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
江曉白預計,達到初步目標起碼要十年到十五年的時間。
那時候,都到了公元2000年。
而從1984年到2000年的十幾年,是國內經濟飛速發展的關鍵期,青州趕上了這一波,依託最先的高速公路和鐵路為基礎,必然能發展成二線城市甚至是一線城市。
與上一世青州只是一個三四線城市,將不可同日而語。
這些,沒有必要對丁俊傑說。
一步步做就是了。
丁俊傑看見江曉白的神情,似乎被他感染,笑著道:“江哥,我相信你可以的,我們一起加油!”
江曉白點頭。
丁俊傑發給江曉白一支菸,道:“江哥,關於你的方案,其中有個問題,我想詢問一下。”
江曉白一邊點菸,一邊道:“你說。”
丁俊傑道:“你方案中青江高速公路最難的在青州通往黃州的這一段,路程大致與從黃州到江城,為什麼你不先易後難?”
看了江曉白一眼,道:“如果你只提出修建從黃州到江城的這一段高速公路,上面透過的可能性更大。”
“你為什麼堅持要從青州開始修建呢?”
從黃州到江城基本上是平原,修建高速公路的難度和成本都要低很多。
在國內還沒有高速公路的情況下,只修建從黃州到江城的高速公路,無疑更為妥當。
但,
那樣的話,與青州有什麼關係呢?
江曉白看著丁俊傑,淡淡一笑:“你這個問題很好回答。”
“因為我是青州人!”
丁俊傑聽了,大笑道:“果然跟我想的一樣!”
江曉白道:“如果單從投資修建高速公路來說,我都不會選擇修建從黃州到江城的高速公路,我會選擇從修建從天京到滬海、從天京到鄭州、從滬海到蘇杭等等。”
“修建連線那些大城市的高速公路,投資才是最佳的。”
“但是,那樣一來,青州以後想要再趕超那些大城市就基本不可能了!”
“這是青州崛起的時間機會!”
丁俊傑愕然的看著江曉白。
他完全沒想到,江曉白對青州竟然傾注了這樣沉重期待,竟然想趕超滬海、蘇海那樣的大城市。
這……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