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來自官場的默契,每一個地方官員對此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聰明的官員還會指點百姓頭上頂一本大誥。
因為按照老皇帝定下的法律,只要百姓舉著大誥進京告狀,沿途官員就不得阻攔。
阻攔者殺無赦!
正是這樣一條法律空子,被基層官員玩的出神入化。
很
快數以萬計的百姓就湧入京城,將城門給堵了個嚴嚴實實。
有提前到達的百姓,更是將皇宮門前的登聞鼓給圍住了,跟裡邊看守登聞鼓的官兵對峙。
一方想敲鼓,一方攔著不讓敲。
戶部尚書陳宗禮得知此事寢食難安,幾次想去告知皇帝陛下都被同僚給攔下了。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壓根就沒想提前告訴。
畢竟他也是官員,他也是士紳,等他將來退休還是大明的鄉紳。
他就算不為現在考慮,也得為將來考慮。
一旦提前告知皇帝陛下,那就是對整個大明文官的背叛。
不過,他還是將此事偷告訴給了兒子陳密,讓陳密偷偷告訴皇太孫,讓皇太孫提前有個準備。
他這樣做的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兩頭吃,兩頭都得好。
然而,當陳密進宮面見皇太孫,將外邊發生的事告知皇太孫時,皇太孫卻只是輕輕哦了一聲,就沒有任何反應了。
事實上,朱允熥早就透過錦衣衛得知此事,甚至知道的比陳密還詳盡。
老朱也知道此事,只是兩人誰都沒吭聲,一直在等朝是官員的動靜,看看誰會上書彙報此事。
結果很明顯,在這種關乎自身利益的事上,沒人心向朝廷,心向老皇帝和皇太孫。
每個人都只顧自身利益,不顧朝廷死活。
只有錦衣衛這種皇家狗腿子能信得過,可以充當皇帝耳目,不至於讓皇帝當聾子、瞎子。
「孤知道了,回去替孤謝謝你父親。」
陳密見皇太孫說的這樣輕描淡寫,趕忙提醒道。
「殿下,此事非同小可,不僅登聞鼓外邊有人鬧,京城外更是聚集了大量百姓,還有此次參加科舉的舉子,也在密諶策劃此事,他們甚至揚言在開考那天集體上書,請求皇帝陛下罷除新政,他們還要……」
「還要上書皇帝陛下,廢除您皇太孫之位,改立賢明者為大明櫧君。」
朱允熥聽到這兒不由笑出聲。
「一群腐儒!」
「他們以為孤的皇太孫之位,真的只靠皇爺爺的寵愛麼?」
「真當靖海軍、興武衛是擺設啊,真當咱二舅在邊疆率領的十萬大軍是豬啊,真當咱舅姥爺藍玉是廢物,真當咱外公開平王白為國捐軀啦?」
「開什麼玩笑!」
「孤若是想登基稱帝,只需要一句話而已!」
「只是孤不想讓皇爺爺失望,更不想讓皇爺爺晚年寒心!」
「他們若是真敢動搖孤的儲君之位,那就別怪孤對他們不客氣!」
「官紳一體納糧是國策,誰都不能動搖!」
「十五稅一的事也別想了,時間內不可能!」
「不過要是過個幾十年,等大明國力發展起來,別說十五稅一,就是朝廷一分錢不收,倒麩種地的農戶都有司能!」
「只是這事短時間內實現不了,目前來說大明還得靠土地財政這維持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