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老朱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城外的災民,每天都會派人調查災民的數量,以及他們來自哪些個州府。
但老朱只是調查,短時間內根本真沒有治罪地方官員的打算。
他本人就是窮苦人出身,太知道這些地方官員的本性了。
一旦他敢治罪,其他官員就能把老百姓圈死在戶籍地,讓他們在原籍活活餓
死。
因此,就算是處置這些有錯官員,也得先把城外的災民處理好。
「去查查,那逆孫現在又在忙活啥?」
「回稟陛下,剛剛王德來報,三皇孫現在每天都在學堂那邊授課……」「唉!」
老朱聞言一陣嘆息。
「多好個收買人心的機會,這孫子咋就不知道珍惜呢。現在倒好,城裡城外都在盛傳允炆那孩子的賢明仁義,一提起那逆孫,真是頂風臭十里,恨不得罵他的時候,把咱都給連帶上……」
秦德順聞言也是一陣苦笑,三皇孫這事做得確實過分了點,皇爺都明示讓他救災了,他愣是一毛不拔,連個粥棚都懶得弄。
只是搞了幾個作坊,招了部分流民當工人。
因此,現在不論是京城百姓,還是朝堂上的官員,都說三皇孫只認錢,一點仁義之心都沒有……
雖然秦德順也覺得朱允熥有點過分,但還是為他說了兩句好話。
原因無他,他那點養老錢,還在那孫子的商會里存著呢。
真把三皇孫整倒臺了,他秦德順第一個就得餓死!
「皇爺,您這就過於苛責了……」
「三皇孫眾望所歸,如果再收買民心,勾結文武百官,那就該輪到您頭疼嘍,嘿嘿嘿……」
老朱聽到這話當即一愣,隨即跟著一起苦笑道。
「你個老貨倒是看得通透!」
「咱確實有點貪心了,總覺得這孩子能做得更好,不想讓他被任何人比下去。」
「不過你說的也對,咱大孫如此率性而為,才更顯得難能可貴。」
「只是他賺了那麼多銀子,好歹花用點呀!」
「搭幾個粥棚又用不了多少錢,而且咱都暗中指示官倉了,只要他去要糧務必全力滿足……」
「可這孫子就跟個鐵公雞似的,愣是一毛不拔呀!」
秦德順聽到這話就只能陪笑了,這個沒得解釋,三皇孫在花錢方面確實挺摳的,簡直跟皇爺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這孫子賺的銀錢也有一二百萬了吧,愣是連個王府都不建,整天蹲在希望學堂那邊的一個小樓裡,跟一群國子監監生們擠在一起。
真不知道他是咋想的,他就算拿出十萬兩銀子,給自己蓋個王府,還有人敢說三道四呀!
老朱跟秦德順抱怨一番,就再次埋首於奏章之中,透過這一份份奏章,治理著偌大的帝國。
又過了十餘日,老朱總算是理清此次受災的原因了。
簡單來說,有天災,也有人禍。
天災是河水確實暴漲,淹毀不少農田。人禍則是修建的堤壩縮水,並未起到應有的保護作用。
而且,有些府縣修堤壩的時候,重點修在了本就不易發生洪澇等災害的高處,反而坑窪之地的堤壩修建得很是敷衍。
因為高處的田地乃是富戶和官差者所持有,坑窪之地的田地則是普通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