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祖接過林榮一遞上來的黃冊念道。
「當站戶林榮一!」
「嘉興府嘉興縣零宿鄉二十三都宿字圩民戶。」
「計家五口!」
「男子二口:成丁一口,本身年三十九歲。不成丁一口,男阿壽,年五歲。」
「婦女三口:妻章一娘,年四十歲。女阿換,年十二歲。次女阿周,年八歲。」
「事產:屋,一間一披。田,自巳民田地,六畝三分五毫。」
孫繼祖唸完林榮一家的黃冊,不無好奇地問道。
「看不出,你家田地還不少呢,六畝多地按理說不該窮困至斯呀!」
「回先生的話,家裡男丁少,就靠小人
種田,渾家養蠶紡紗為生。養活三個孩子,本就捉襟見肘。現下又遭了災,這才背井離鄉來京城討個活路!」
孫繼祖聽到林榮一這樣說,暗暗嘆了口氣。
「唉!」
「也是個可憐人!」
「那咱就把你錄上啦?」
「多謝先生!」
「小人一定好好幹活,報答三皇孫的活命之恩!」
孫繼祖聽到這話更開心了,笑著問了一句道。
「你是真感激三皇孫,還只是說說客套話?」
「我這剛剛來的路上,可是聽到百姓都在罵我家殿下,說他是個滿肚子壞水,壞得腳底都流膿的傢伙來著,哈哈哈……」
林榮一當即將自家婆娘剛剛教育女兒的話複述了一遍,孫繼祖聽了之後更加滿意了。
「你倒也是個明白人!」
「你以後好好跟著三皇孫幹,保證不出三年,你就能在京城給家裡置辦上三間大瓦房!」
孫繼祖說到這兒,想到他們家還有個婆娘,外加三個孩子,不由小聲地提醒道。
「敢問林兄弟,你家嫂夫人身體咋樣,可還康健?」
林榮一趕忙擺擺手道。
「不敢勞先生稱兄道嫂!」
「俺家婆娘跟俺一樣,都是莊戶人家,全靠一把子力氣活命,身子骨還算硬朗,也能幹得了些許重活累活!」
孫繼祖聽到他這樣說,心裡頓時有數了。
「那我再給你開個條子,你拿給你家嫂夫人,讓他明天去肥皂作坊,或者火柴作坊找點事做。」
「雖然那邊的工錢低了點,但好在活計輕省,孩子也能帶過去混個肚兒圓,啥都不耽誤。」
「若是林兄弟有心,還可以將孩子送到城內的希望學堂,或者城外的匠人子弟學堂讀書。」
「這兩個地方都是三皇孫花錢蓋得,不收束脩,還供一日三餐哩!」
「這麼好?」
「那是自然!」
「不過這都是後話哩,現在不比以前,這兩個學堂可不是啥人都收了,得等你啥時候在作坊裡站穩腳跟才能跟工長申請……」
林榮一越聽越心驚,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家明明是逃荒過來的,咋感覺比在老家過得還要好了哩?
如果不是自己身無長物,他都忍不住懷疑,這人是不是故意忽悠他哩!
「這是你的條子,你明天拿著這個條子去城門口等著,到時候有人會喊你名字,你聽到有人喊你,你就拿著條子過去報名,到時候自然有人領你去作坊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