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聲很雜亂,甚至有些此起彼伏。
但每一個人都非常認真嚴肅,哪怕喊得聲音嘶啞,依然不能阻止他們的熱情。
因為他們壓抑得太久了,他們太渴望一場大勝來宣洩心中的憤懣。
那些有親人死於倭寇之手的百姓,更是一邊哭喊親人的在天之靈,一邊朝著崇明水師揮手致意。
在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中,十二艘破損的戰船,如同三條傷痕累累的巨龍,沿著河道駛向碼頭。
朱允熥本來心中有些怨懟和不甘,可聽到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和吶喊聲時,突然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築京觀!”
隨著朱允熥的一聲令下,十幾個百戶率領眾鄉勇返回船艙,並很快重新返回甲板上。
只是這些人再次出現在甲板上之時,每個人的手上都多了一個大竹筐。
就在兩岸百姓好奇地張望之時,他們突然發現,那群精壯的漢子,竟然從竹筐中拿出一顆又一顆人頭!
乍一見到人頭,兩岸百姓霎時被嚇得一陣膽寒,有些膽小的更是被嚇得哇哇大哭。
“大家不要怕!”
“這是倭寇的人頭!”
“你們看那髮髻上斑禿的地方,這是真倭,乃是倭寇中最窮兇極惡之人!”
在明眼人的指點下,周圍百姓終於不再害怕。
就是原本被嚇哭的小孩子,也不由分開手指,從手指的縫隙偷偷看向甲板。
大明海軍第一艦隊的一眾鄉勇,將一顆顆人頭摞在甲板上,很快就堆成了一座“人頭山”。
此山在歷史上有個非常文雅的名字,謂之京觀。
一般為誇耀戰功,或者於兩軍陣前,用以震懾敵軍士氣之手段。
昔日隋煬帝三徵高句麗,戰死的將士即被高句麗築成京觀,用以誇耀高句麗的赫赫戰功。
直至唐太宗之時,高句麗才拆毀京觀,並以國禮厚葬之。
朱允熥此時用倭寇之頭築成京觀,就是想誇耀戰功。
雖然他不是正牌的崇明水師,他身後的大明第一海軍艦隊,也不過是他胡謅的名號,除了他這十二條船,整個大明都沒人認他。
但他是大明人,他的血與大明的百姓共融,他的氣與大明百姓共通。
他知道大明百姓的心情,也知道他們心中的渴望。
果然,在甲板上壘起倭寇的京觀後,兩岸的百姓變得更加瘋狂。
“崇明水師,天下第一!”
“崇明水師,天下無敵!”
“崇明水師,王者之師!”
如同潮水一般的歡呼聲,裹挾著百姓們激動的情緒,排山倒海一般壓了過來。
就連緩緩流淌的揚子江,都彷彿被這震天的聲音所感染,變得激盪和不安起來。
與此同時,十二艘飽經戰火的戰艦,也在這一排又一排的聲浪衝擊下,變得有些搖晃。
在亢奮的百姓之中,一個乾瘦的老頭欣慰的拿袖子抹了抹眼角。
這一刻,朱元璋的心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
在百姓震天的歡呼聲中,老朱彷彿在大孫的頭上看到了兩隻角。
這兩隻角雖然還很弱小,但已經初具崢嶸之態,隱然有皇者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