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太孫跟老皇帝談妥了條件後,午膳終於進入了正常的氣氛裡。
老朱跟陳宗理這對君臣談笑風生,朱允熥跟陳密兩人則不斷地擠眉弄眼,隨後更是湊到一起說悄悄話。
第二天老朱還沒上朝呢,就收到一份大孫送過來的奏摺。
「皇爺爺,這是貨幣改革的聖旨,您別忘了謄抄一下,嘿嘿……」
老朱本以為就是幾句話的事,開啟一看霎時愣住。
只見裡邊林林總總寫了十幾條!
什麼不允許各級官府以任何理由拒收新幣,不允許汙損,不允許私自熔鍊另鑄銅器等等。
老朱粗略地看了一遍,就知道這東西不是出自逆孫之手了。
「這都是你那三個師傅幫你想的吧?」
朱允熥臭屁的揚揚頭道。
「皇爺爺,孫兒自己就想不到嗎?」
老朱白了他一眼,不屑地撇撇嘴道。
「很多事情一看就不是你能想到的,比如說不允許陪葬這一條……」
「你才多大,咋能想到有人會帶著銅錢陪葬的事情?」
朱允熥聽到這話,腦子裡閃過一個叫海昏侯的人,據說他的墓葬裡陪葬了十噸重的銅錢。
只是這個墓在哪兒來著?
老朱自顧自的說教著,卻不知大孫的腦子已經奔著挖墳倒斗的方向一路狂奔了。
老朱說了一會兒,見大孫一直沒回應,還以為這孫子不樂意了呢,趕忙換了個話題。
「對了,賑災之事你是咋考慮的?」
「回皇爺爺,孫兒打算用靖海軍的戰艦從江南採購一批糧食運過去,先緩解一下山東的燃眉之急。」
「至於大部分問題,還是得從山東當地解決!」
「哦?」
老朱聽到這話頓時來了興趣,直接拉著大孫坐上肩輿拉起家常來。
「詳細說說!」
「回皇爺爺,高師傅跟我說,絕大多數饑荒都是人禍。」
「山東百姓缺糧,但不代表山東當地缺糧。只是糧食集中在大戶手中,只要讓大戶開倉放糧,自然可以緩解當地的災情!」
老朱聽到這話心裡那叫一個欣慰,愛憐地摸了摸大孫的腦袋。
「大孫,你能說出這番話,皇爺爺就放心了!」
「但你此去山東河北巡視,還是要務必小心,免得地方官吏和地方豪強聯起手來欺負你!」
「諾!」
「皇爺爺,救災如救火,孫兒就不跟您去早朝了,您以後遇到新錢方面的問題,就直接找小陳瞭解吧,孫兒先去山東了……」
「這麼急?」
「孫兒昨天就讓興武衛準備了,他們現在正等在城門外……」
老朱見大孫這樣說,也只能戀戀不捨地道。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