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太嫩,比起當年的李相國差遠了!」
湯和聞言附和著道。
「李相國可是被上位贊為堪比蕭何的大才,李祺這孩子怎麼可能比得上?」
「不過,你這麼一點情面都不講,有點說不過去吧?」
傅友德聞言笑道。
「有啥說不過去的?」
「這小子明顯是皇太孫找來牽制我的,我再怎麼跟他拉關係也沒用!」
「這麼說吧,這小子最大的價值就是跟我唱反調!」
湯和聽到這話,朝著傅友德豎起大拇指。
在大明的軍方,能讓湯和看得起的人不多,傅友德絕對算得上一號。
因為傅友德懂進退,知輕重,從不戀棧權位,一直琢磨如何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傅友德從抽屜裡抽出一本紀效新書扔給湯和。
「湯帥,你也別閒著,幫著皇太孫
完善一下此書啊!」
湯和接過書翻了翻,咬牙切齒地道。
「他奶奶的,不知道是哪個傢伙給皇太孫編的兵書,竟然編得這麼好!」
傅友德聞言嘿嘿一笑,從抽屜裡又抽出一本。
這本書在他們軍營幾乎能做到人手一本,軍中凡是百戶以上軍官,更是必須熟讀此書。就算不能做到倒背如流,也得提起上句知道下句的程度。
而且,每隔十天半月就考一次,誰考的好誰升官,考得差的直接貶一級。
現在靖海軍計程車兵操演、訓練、口令等,全都是按照這本書上的練,就連傅友德和湯和都不能干預。
一開始,兩人還頗為不忿,總想著用自己多年的經驗給糾正一下。
然而,在看過訓練科目和訓練效果後,兩個老將集體閉嘴,轉而躲在值房裡研究起這本兵書,並挖空心思地挑毛病。
「雖說挑毛病很難,但總得挑幾個吧,要不顯得咱倆太無能了些……」
在傅友德和湯和絞盡腦汁的挑毛病時,李祺也開啟了紀效新書,並認真地翻閱起來。
相對於靖海軍日常條例來說,紀效新書就有意思多了。
最起碼,他不用猜測,為啥軍中會禁止喝生水,為啥光是一個衛生條例,就寫了三十多條……
然而,在看了一會兒紀效新書後,李祺頓時被書中的內容震撼到。
這本兵書寫得太好了,幾乎是手把手的教人如何選兵、練兵、用兵!
哪怕他這種完全不通兵事的人,在看了這本書後,都知道如何統御軍隊,訓練軍隊了。
李祺在激動過後,蹬蹬瞪跑到傅友德的值房,滿懷激動地問道。
「都指揮使大人,敢問這本兵書可是出自兩位國公之手?」
湯和跟傅友德,正挑書裡關於短兵篇的毛病呢,突然聽到李祺這話,一個個就跟吃了蒼蠅屎似的難受。
「不是!」
「我們兩個廢物,怎麼可能編出這麼好的兵書!」
「啊?」
李祺聽到傅友德的獅子吼,登時滿臉鬱悶地退了出去。
不是兩位老帥編的,難不成是皇太孫編的?
不可能!
皇太孫才多大,又打過幾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