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一來,大明可能撐不了幾十年就得滅亡啊!
「好好好!」
「知錯能改就還是咱的好大孫!」
「哈哈哈!」
老朱開心地大笑幾聲,隨即揉了揉大孫的小腦袋。
「你好好趴在這兒養病吧,咱去後宮找你小奶奶們玩耍去,嘿嘿嘿……」….
「等等!」
朱允熥見老朱要跑,趕忙將其給叫住。
「皇爺爺,孫兒突然想到一個辦法,您幫孫兒參詳下此法是否可行!」
老朱此時心情大好,當即停了下來,重新坐回到床邊。
「說吧!」
「皇爺爺,假如朝廷有些特殊需求,需要一些特殊的人才做事,朝廷現有的官員又沒有合適的,可否臨時招聘一些沒有參加過科舉,但是又有專才的人來擔任?」
「協理、參贊之類的嗎?」
「差不多吧!」
「就是給他們個職務,參考朝廷的品級給他們相應品級的待遇,但他們又不是朝廷的正式官員,不用經過吏部委任,也不用給他們正式俸祿。俸祿從他們的工作業績裡出,幹得好賺得多,幹得差賺得少,如果犯錯可以隨時撤職……」
「職務也不用固定,有需要就設定,沒需要隨時可以裁撤。」
「您覺得這種臨時聘用的制度如何?」
老朱聽到這番話,認真地思考了下問道。
「你打算用在什麼地方?」
「回皇爺爺,孫兒打算用在比較專業點的地方。比如說市舶司,此地要想經營好,首先就得懂得經營之道,還得懂得財會方面的知識。一般的朝廷官員肯定是不能勝任,他們滿口的聖賢之道,仁義禮智的哪能幹好生意上的事?」
「因此,孫兒打算委任陸士原,讓他兼任松江市舶司的提舉。」
「不給他正式的官身,只是給他個同等級官員的待遇。比如說見到幾品以下的官員可以不跪,可以穿幾品的官服之類。」
「但他不得像其他官員那般透過吏部的考核和升遷。除非對朝廷有重大功勞,否則一輩子只能在這個職務上幹到死。」
老朱聞言喃喃自語道。
「像官不是官……」
「倒也不失為一種辦法,但還要想辦法將之和正式官員區別開來。」
「比如說,在官服上單獨設定一些標記,用來區分臨時聘用和正式官員的區別。」
「
這個暫時就歸於你文華殿吧。」
「你過幾天讓三位師傅設計一套禮服制度,以及一些詳細細則,咱看過之後只要不覺得太過分,都賣你個面子。」
「但這種職位只算你文華殿的虛職,不算朝廷的正式官員,朝廷吏部是不會建檔,更不會承認的。」
朱允熥開心地拿拳頭「砰砰」地錘著腦門。
「皇爺爺,孫兒權當是給您老磕頭啦!」
老朱將大孫的腦袋按下去,沒好氣地說道。
「你少來這些虛的!」
「只要少氣咱幾次,讓咱多活兩年,咱就知足啦,哈哈哈!」
第二天,朱允熥傷勢還沒好,就急不可耐地去文華殿找三位師傅,將皇爺爺的話轉述了一遍。
文華殿的三個老頭都是當世大才,都不用翻書,就結合歷朝歷代的官制,給朱允熥草擬了一份文華殿專屬虛職制度。….
朱允熥捧著三位師傅幫他草擬的摺子,樂顛顛地跑到乾清宮找老朱,老朱見到這孫子興致這麼高,也被這孫子的誠意給打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