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張兄所言果然是高!」
「咱們就按照張兄之言去辦!」
「據我所知,負責此事之人,乃是一個國子監生員,因為販賣彷印話本才入了皇太孫之眼,乃是個女幹佞之徒!」
「咱們就彈劾他!」
「說他與民爭利,說他德行有虧!」
「對對對!」
「咱們就彈劾解奎就行,此人年紀輕輕就驟登高位,身上一定少不了把柄,咱們回去找人打聽打聽,務必把他彈劾成篩子!」
相較於御史言官們的擔憂,京城真正的雜貨店老闆們又是另外一番看法。
他們早在得知皇太孫要開雜貨店之時,就密切著這邊的動靜。
甚至在前幾天,他們就暗戳戳地以各種手段混進去過,檢視內部的佈局,以及可能售賣的貨物。
….
昨天夜裡排隊最積極的人,就是他們這些小店家。
因此,當一眾百姓高呼便宜,高呼買買買的時候,京城劉記雜貨鋪的掌櫃劉能,福慶雜貨鋪的王福慶,以及東城雜貨鋪的趙元德三人,卻在不斷地品評著供銷社內的貨品和物價。
趙元德是個出了名的大嘴巴,最先開口點評。
「嘖嘖,也不過如此嘛!」
「本以為皇太孫出手,咱們這些人全沒了活路。現在一看,也不過是個大點的南洋貨鋪子罷了!」
「這賣的都是些什麼玩意?」
「琉璃碗、玻璃盤子、香皂、肥皂、火柴,香水……」
「香水是幹嘛的,之前咋沒聽說過這玩意?」
王福慶冷笑著回應道。
「據說跟薰香差不多,只是用起來更簡單,不用火點,直接灑身上就行了!」
趙元德聞言再次不屑地撇撇嘴。
「這麼金貴的東西,一看就不是老百姓能消用得起的,這是奔著達官顯貴去的呀!」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皇太孫不開這個店鋪,達官顯貴也不去咱們家的鋪子打醬油啊!」
劉能聽到這話,激動得一拍大腿。
「對呀!」
「我剛剛就覺得不對勁,總覺得這供銷社裡少了點東西,原來是沒有醬油、醋、鹽巴之類的。」
劉能說到這兒,臉上立馬露出感激之色。
「這是皇太孫仁慈,不願意搶了咱們的生意呀!」
其他兩人聽到這話無不好奇地望向劉能。
「劉掌櫃,你這話是啥意思?」
「皇太孫連這點蠅頭小利都不放過,你竟然還替他說暢銷?」
劉能聞言冷笑道。
「你們兩個也不動腦子想想,你們賣的鹽是從誰家進的?」
趙元德和王福慶聽到這話齊齊一愣,隨後臉上露出後怕的表情。
按照大明的律令,只有官府才有發放鹽引的資格,也只有拿著鹽引才能去鹽場換鹽。
因此,換言之,皇太孫要是想賣鹽,可謂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