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孫千歲千千歲!」
朱允熥坐在為自己打造的小桌子、小椅子上,聽著文武百官的恭賀之聲,漸漸恢復了幾分清明。
他們現在拜的只是我的位子。
我要讓他們將來心悅誠服地拜我這個人!
朱允熥想到此處,臉上的表情漸漸嚴肅起來,心裡的緊張也自然而然消失。
跪在下方朝著朱允熥擠眉弄眼的馮勝,見到朱允熥臉上的表情變得嚴肅,也頓時收起了玩鬧之心,認真地按照規矩行禮。
傅友德一直是武將典範,在原來的歷史時空裡,這老頭除了死得晚點,幾乎沒啥缺點。
他算是武將裡看得最通透之人了,有點閒錢就買房子置地,一副知足富家翁的做派。
然而,傅友德做了這麼多努力,依然怕引起老皇帝的猜忌。
但現在他不怕了。
上位封朱允熥為皇太孫,意味著上位非但不會動他們這些老傢伙,還要留著他們給皇太孫護駕!
因此,相比於馮勝的喜極而泣、齊泰的莫名喜感、袁泰的苦盡甘來,只有傅友德的眼淚裡飽含著無盡辛酸。
只是一想起常升未能參加典禮,傅友德心裡就不免有些遺憾。
如果常升在場,一定會開心得瘋掉吧?
朱允熥在接受百官的朝拜後,又跟隨老朱去了太廟拜祭,拜祭了老朱家的歷代先祖。
最後又接受一眾藩王的朝拜,才算是把冊封大典完成。
不過,這也只是完成了今天的部分。
未來幾天還要祭天祭地,還要去鐘山拜祭皇祖母、父王、母妃等等。
雖說他從大同回來之時,已經去了鳳陽中都一次。但在接受了冊封大典後,還要特意跑一趟,以非常隆重的禮儀拜祭。
朱允熥當了皇太孫後,權利地位沒覺得提升,只覺得自己的生活快被「祭祀」給填滿了。
難怪古人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簡直跟後世的文山會海沒啥區別了……
朱允熥在拜祭過太廟後,又被一眾官員簇擁著去了文華殿。
到了文華殿,朱允熥終於可以坐在正座的位置上,接受百官的朝拜了。
原則上來說,從今往後文華殿就是他的專屬辦公廳。
如果老朱在後宮玩瘋了,不想上朝了,那他就可以在文華殿替老朱處理公務。
在文武百官退下後,一眾藩王走了進來,也對著朱允熥朝賀了一番。
只是他們的朝賀禮儀就不那麼規範了,朝他擠眉弄眼者有之,朝他做鬼臉者有之,對他齜牙咧嘴,做出一副咬牙切齒動作者也有之。
唯一的遺憾是沒能看到朱允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誰讓朱允炆的病生得這麼巧呢,從大同府回到宮裡就病倒了。
好在朱允熞歡實了,敢朝他做鬼臉的那隻就是他。
朱允熥在文華殿接受了一眾藩王的朝賀後,就被一干小王叔拉著去了大本堂。
一眾藩王到了大本堂門口就扔下朱允熥,急匆匆地跑向大本堂裡。
朱桂、朱植兩兄弟站在門口,不住地朝著朱允熥招手。
「大侄子,趕緊進來呀,就差你了!」
朱允熥看著兩人「招手」的動作,在心裡暗戳戳的腹誹,給他倆換上花衣裳,都能扔到秦風樓當老鴇子了。
朱允熥用腳趾頭都能猜到,他們一定在大本堂裡做好了「陷阱」等自己跳進去。
只是一想他們剛剛三叩九拜的,心裡肯定憋著點氣,他也就硬著頭皮走了進去。
然而,當他走進大本堂,看到齊刷刷坐在椅子上的一眾小王叔頓時傻眼。
沒有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