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看著手下的十幾個將軍,淡淡地說道。
「此戰之所以能大獲全勝,三皇孫功勞最大,這個你們沒有異議吧?」
「沒有!」
「三皇孫運籌帷幄,親自指揮作戰,並且親自上陣殺敵,手刃兩個……不……兩百個北元***,可謂是功勳卓著,天大的功勞!」
說這話的是藍玉身邊的頂級狗腿子景川侯曹振。
曹振說得一本正經,朱允熥聽得卻小臉發燒。
他有沒有功勞,他心裡最清楚了。
按照藍玉的說法,給狗栓倆鈴鐺都比自己強,自己不過是帶著人出去跑了一圈,真有這麼大功勞?
「諸位長輩過譽了吧?」
「孤雖然貴為皇孫,但總不好搶各位叔伯的功勞。」
「咱們還是實事求是,孤殺了倆***就是倆,不要給孤臉上貼金了。」
「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之功,自然是舅老爺的,親臨戰陣,親冒矢石殺敵,自然是諸位叔伯的,我不過是跟著諸位身後
打秋風,撿便宜而已,嘿嘿嘿……」
藍玉寵溺地拍拍外甥孫的腦袋道。
「允熥,這事你不用謙虛。」
「就算頭功不給你,也得給你皇爺爺。」
「我們這些大頭兵哪配拿頭功啊,哈哈哈……」
「啊?」
「這是為啥?」
傅友德哈哈大笑地解釋道。
「因為這就是為臣之道啊,哈哈哈!」
傅友德此言一出,大帳內的所有將軍都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事實上,這也是自古以來的傳統。
大軍獲勝,最大的功勞必然是皇帝的,如果沒有皇帝的英明領導,洪福齊天,他們怎麼可能取勝?
朱允熥在傅友德說過之後就懂了,敢情這是拍皇爺爺的馬屁,避免自己功高震主,被皇爺爺猜忌呀。
既然這頭功是皇爺爺的,那他這個逆孫就不客氣啦!
其實傅友德還有一句話沒說,那就是朱允熥沒瞎指揮,干擾藍玉的戰略執行,就當得起「頭功」兩個字。
哪怕是在聽到藍玉拿大同府百姓當誘餌,朱允熥也只是詢問一下,並沒有否定這個戰略,這已經稱得上是聖君明主了。
要是換上個所謂的仁義之君,拿百姓的性命為由勸阻,他們明軍至少得付出幾倍的傷亡,還未必能取得這麼大的戰果。
只有一點不好,就是三皇孫還是少年心性,總想著策馬揚鞭,上陣殺敵。
不過,這事只能在奏疏裡跟老皇帝抱怨,讓老皇帝嚴加管教三皇孫了。
藍玉在將頭功讓給朱允熥後,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各級將領按照殺敵多少評定戰功,對於戰死之人額外照顧一些,俘獲的牛羊全部就地賤賣,算是補償大同府百姓的損失,賣來的錢也正好撫卹死難者家屬。
至於從戰場上繳獲的物資,凡是大明百姓之物,全都分發給各地府縣,讓他們想辦法發還給老百姓。….
從***手裡解救回來的大明百姓,也全都發放路引,讓他們回家安生種地。
一切的一切都似乎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只是朱允熥在回京的途中,看到被焚燒的村莊,已經倒在路邊被野狗啃食的屍體,讓他意識到這場戰爭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平靜,還有很多傷痛留在了大明身上,刻在了大明百姓的心裡。
這種感覺直接沖淡了他對於勝利的喜悅,甚至連俘虜幾萬人都不覺得賺了,反而覺得有些虧。
相較於朱允熥的不開心,朱允炆則是憤怒和鬱悶了。
他本來想著利用呂復,好好地在大同府出一把風頭。卻不承想剛到了大同府,就被朱允熥給全權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