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突然出現,直接攪亂了二虎的打人程序,一群手持棍子的錦衣衛,一臉懵逼地看向二虎,等著他進一步的命令。
然而,二虎也不知道咋辦啊。
雖說他看不上朱允炆,但不管咋說,朱允炆都是大明皇孫,身體裡流著老朱家的血脈,咋看都不是他一個護衛頭子能決定的。
不得已,二虎只能硬著頭皮跑向乾清宮,向老朱彙報這件事。
老朱在聽聞朱允炆突然跳出來,臉上也是寫滿了不解之色。
這孩子最近不是挺消停的嗎,就等著過完年去封地了,咋突然跳出來要為國出征了?
再者說,他有那個帶兵打仗的本事嗎?
老朱都這般疑惑,跟在西華門的一干御史言官更懵逼了。
雖然他們對朱允炆感官不錯,但心裡依然難免打鼓。
朱允熥好歹還去海上打過倭寇,朱允炆一直在宮裡待著,恐怕連京城都沒出過吧?
讓他帶兵出征,支援大同府前線,他真有那個本事?
另外,此次出征可不僅僅是把兵帶過去就行,還要救治大同府內的時疫呢。
三皇孫有在京城治理天花的經驗,可他朱允炆有什麼,得過天花的經驗?
儘管眾人心裡暗暗腹誹,但對於朱允炆的勇氣,他們還是非常欽佩的。
畢竟,宮裡皇子還有十幾個呢,比朱允炆年長的皇子也有兩三個,可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
由此可見,朱允炆最起碼當得起一個「勇」字。
只是可惜嘍,老皇帝不喜歡這孫子……
監察御史周庸略一合計,頓時計上心頭。
「淮王殿下不負仁義之名,臣周庸請求陛下准許淮王殿下前往大同慰問守軍,揚陛下愛兵如子之美名!」
在周庸喊出這番話之後,他身後的一干御史言官都愣住了。
他們分明記得,今天過來堵門,乃是為了逼陛下讓三皇孫去大同府救治時疫來著。
這周庸咋突然變了風向呢?
他們看了看周庸,又看了看跪在前邊的朱允炆,一個個頓時明白了。
敢情周庸這是藉機抬舉朱允炆!
只要將朱允炆抬得足夠高,三皇孫那邊肯定要出招。就算三皇孫不出招,也能給三皇孫敲一槓子,讓他知道還有一個二皇孫當競爭者呢。
至於老皇帝怎麼想嘛,那就是老皇帝自己的事了。
除非老皇帝能捨得殺孫子,否則朱允炆就永遠是橫在朱允熥心裡的一根刺!
有了周庸帶頭,其他御史言官也紛紛跟著喊話,替朱允炆向老皇帝求情。
朱元璋躲在宮門後邊,聽著外邊幾十人的喊叫聲,眉毛不由擰成個川字。
「哼哼!」
「這群人變得倒是快,快得讓咱都不知道該咋辦哩!」
二虎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道。
「皇爺,要不準了淮王殿下所請?」
老朱聞言橫了二虎一眼,冷哼一聲道。
「收起你那點小心思!」
「咱已經定了朱允熥,就不會改主意!」
「咱已經殺了這孩子的母妃,不想讓他再受傷害了,只想著讓他開開心心地當一輩子太平王爺……」
老朱殺呂氏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他之所以赦免常升,也是因為常升幹了他想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