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和袁泰你一言我一語,當場就在後堂吵了起來。
正當張廷蘭猶豫著要不要勸架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一個人影走了進來。張廷蘭一看到這人,登時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對方的鼻子罵道。
「你這廝來幹嘛,是看我們笑話的嗎?」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憑藉一張鐵嘴給常升翻案的周志清。
事實上,周志清根本沒做啥,證據是武將勳貴那邊提供的,甚至把申辯的關鍵點都寫在摺扇上了,方便他隨時查閱。
武將勳貴那邊,不過是藉著他文官的身份,以及他這張
嘴,讓他把申辯的內容說出來罷了。
這明擺著是拿他當火銃使,但他依然甘之如飴。
因為皇帝陛下貶謫他去海州當知縣時,所有同僚、好友都對其敬而遠之,沒有半分援助之意。
唯有三皇孫不計前嫌,不僅親自幫他治傷,更是分給他軍功,讓他在一眾知縣的考評中脫穎而出,並且親自向皇帝陛下提議,將他提拔到松江府擔任知府。
雖說皇帝陛下沒答應三皇孫,但他周志清得領這個情!
再者說,三皇孫眼看著就要冊封皇太孫了,人家主動招攬他這個破知縣,他要是再不配合,那就太不識抬舉了。
「張大人莫要生氣,下官來後堂可不是取笑三位的。」
「事實上,下官是來給三位大人提醒的,幫三位大人解圍的。」
「哦?」
幾人聽到這話心裡齊齊一動,兩個吵架的也趕忙閉上嘴。
周志清先是朝著刑部尚書楊靖躬身一禮。
「老上司,三皇孫乃是常升的親外甥,可以說是三皇孫唯一的孃家人了,您真想冒著惹惱三皇孫的風險,為呂家伸張正義?」
楊靖聞言冷哼一聲道。
「不然呢?」
「難道都像你似的,成為罔顧國法的趨炎附勢之徒嗎?」
「常升殺人之事證據確鑿,就算不是為了呂家,我楊某人也要為天下人主持公道,伸張正義!」
周志清聽到楊靖這話,臉上浮現一絲淡淡的嘲諷。
他不是不信楊靖的話,而是不全信。
老上司之所以執著判常升極刑,肯定有主持正義的想法,但更多的是怕這種事情落到自己頭上。
畢竟在朝中為官,誰還沒說過幾句錯話,誰還沒得罪幾個人。
要是因為得罪了某人,就被某人殺上門來,那以後還怎麼當官?
因此,這才是文官執意要處死常升的原因。
至於呂家之事……
其實沒什麼人關心的,撐死了有點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情感罷了。
「老上司高義,下官欽佩之至!」
「但下官有點隱情,想要告知老上司。」
「下官從三皇孫處得知一個訊息,據說太子妃突發暴病薨逝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