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因為百姓吃飯的事情小,就輕視百姓的生存之道。”
“你也不能因為匠人勞作的事情小,就輕視匠人的勞動成果。”
“我所傳授之學,既能改善民生,又能促進生產,又何來離經叛道之說呢?”
高明想過很多種跟朱允熥論道的場景,甚至設想過將其說得痛哭流涕,然後挽留自己留下來親自教導他的畫面。
然而,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被朱允熥這樣一個孩子給問住,然後又被他給駁倒!
高明臉上幾經變幻,終究是心服口服地低下頭。
“多謝吳王殿下教誨!”
“老夫受教了!”
朱允熥見高明這般姿態,自己反而有點不好意思。
“這算不上說教,不過是為科學正名而已。如果您這樣大學問的人都看不上,那我又如何讓世人接受呢?”
高明聽朱允熥這般說,臉上的羞愧終於消退了一點,心裡也重新找回點自信。
“雖然吳王殿下說得很有道理,但老夫還是有一言相勸。”
“您貴為皇孫,懿文太子嫡子,更應該關心的是治國之道,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朱允熥聽到這話,歪著頭看了看高明,看得高明一陣頭皮發麻。
“吳王殿下,老夫說錯話了嗎?”
“沒有!”
“只是你說話的物件錯了!”
朱允熥說到這兒,喝令護衛“停車”。朱允熥見馬車停下,隨即一腳踢開車門。
“請高先生下車,我這車小,裝不下您這尊大神!”
高明聞言怔怔地下了馬車,直至馬車走出好遠,他都沒能從懵逼中醒轉。
這什麼情況,自己咋就說錯了,這孫子不是大明嫡皇孫嗎?
正常情況下,不該是老夫展露一下才華,然後小皇孫被折服,然後鄭重其事地邀請我當門客嗎?
怎麼會把我趕下車!
高明越想越氣,只感覺明珠暗投,遇到了一位不識貨的買家。
然而,第二天他一大早就來到應天府希望小學,從低年級的課開始聽,不論是數學還是什麼課程,都聽得非常認真。
他回去想了一夜,覺得不是自己說錯了話,而是自己根本就不懂吳王殿下,這才被對方給嫌棄了。
可如何懂吳王呢?
自然是深入瞭解吳王傳授的知識最為便捷。
在高明坐在教室裡學習之時,湖邊村的村民也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勝利。
按照錦衣衛最新的補償標準,所有人都能獲得一套大瓦房,但作為代價,他們每家每戶要出一男丁,去東邊的工地上幹活,或者去吳王殿下開辦的磚窯、煤窯、石灰窯等作坊做工。
為期一個月,且沒有工錢,只管一天三頓飯。
這讓湖邊村的每一個村民都歡欣鼓舞,力氣他們有的是,但他們賣一輩子的力氣,也賺不來一套大瓦房的錢呀。
因此,對於錦衣衛老爺的新方案,所有人都欣然表示同意。
也有人表示再等等,等高先生來了問問他的意見。
然而等了兩天不見高先生的人影,一眾村民也就把這老頭給忘了,開開心心地跟著錦衣衛去幹活了。
朱允熥也終於過上了三點一線的生活,每天去皇宮陪老朱吃個飯,下午去城外看看工程進度,然後去希望小學給一眾國子監生員教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