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小先生挑選!”
朱允熥伸頭往裡一看,只見裡邊裝了滿滿一箱子的書。他隨手拿出一本,竟然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
“梅山道人點評版!”
“這梅山道人不是寫趙氏姐妹傳的人嗎,他也看金梅瓶?”
解奎見朱允熥連梅山道人都認識,心裡在微微震驚的同時,更加認定這是個小色鬼了。
“小先生夠博學的呀,竟然連梅山道人都知道?”
“這梅山道人可是風月話本的行家,他的點評版只要一出,定然引得無數人爭相傳抄!”
解奎一邊說,一邊抽出一本比較厚的書,恭敬地遞到朱允熥手中。
“不過在咱們的總評本里,梅山道人的點評也位列其中,包括新任禮部侍郎齊先生的點評也在,總之只要買了這本書,就可以同時領略十幾位大家的點評,看書的樂趣會更足喲!”
朱允熥一聽這話心裡更加吃驚了,他沒想到齊泰竟然也捲入其中。
殊不知,這正是當時文人的習慣,看書的時候不僅喜歡點評,還以被人傳抄借閱的次數多而驕傲。
朱允熥在確定瞭解奎的犯罪事實後,當即摔杯為號,引得十幾個錦衣衛衝了進來,一舉將犯罪事實清楚,犯罪證據確鑿的解奎捉拿歸案。
這次朱允熥充分吸取了上次的經驗,將錦衣衛的野蠻力量儘量收縮於一點,從銷售渠道入手,一舉斬斷這條灰產利益鏈條最重要的一環,使之不至於牽連甚廣,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就在他這邊大功告成,打算跟著眾人回錦衣衛對解奎連夜審訊,逼問其同夥之時,突然看到門口有幾十個護衛攔住去路。
朱允熥一看到如此多的護衛,立馬心虛地縮了縮脖子。心裡暗道這點小事不至於驚動老朱吧,自己這次可是非常剋制,只抓了個首惡,並未大肆株連,就算告到應天府衙門也是自己佔理,應該沒人多嘴多舌去告狀吧?
就在朱允熥這樣想的時候,護衛後邊突然走進來兩個人,一個是朱桂,一個是跟朱桂年齡相仿的少年。
朱桂一看到朱允熥就熱情地介紹道。
“大侄子,這是你二叔家的朱尚炳,比你大上三歲,你得管他叫聲堂兄!”
(劇情需要,朱尚炳年齡上調三歲)
朱允熥一聽是秦王家的就沒啥見禮的興致了,一個混得去開窯子的藩王,咋看也不像有出息的樣子啊。
“哦!”
“原來是堂兄呀,朱允熥見過堂兄!”
“我還有事,我先行一步啦!”
朱桂一把抓住朱允熥,拖著他就上了馬車。
“你二叔可是說了,今天若是不把你帶過去,就不讓我上席!”
“而且我跟你二叔面前也把大話說出去了,你總不能讓我丟面子吧?”
朱桂這人沒啥毛病,就是喜歡說大話,外加好面子。
朱樉就是深知這一點,隨便跟兒子唱了兩句雙簧,就引得朱桂上套了。
非但拍胸脯作保證,說自己一定能把朱允熥請來,還拉著朱尚炳一起來。
朱尚炳也在一旁幫腔。
“堂弟莫怪!”
“家父可是說了,若是請不動你,就打斷我的腿。”
“十三叔也是憐惜小侄兒,這才強行相邀的。”
朱允熥被朱桂強行拉上馬車,滿心不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