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更雲一早就被趙甄召喚到了宮中,同時與他一同上殿的還有大將軍方通、軍師郭鳳還有趙子易和白洛君。
“皇后,發生了什麼事情,召集令如此急切,是北元有變嗎?”
方通遲疑,上前一步向著趙甄詢問召集他們的原因。
“大將軍請看這個!”
趙甄的手中一封書信交給了身邊的林森,示意讓他拿給方通看一下。
“這是何物?”
方通皺著眉頭結果書信,隨後開啟一看,頓時也是有些莫名其妙。
“李先生,你看一下吧!”
“什麼信?難道是情書?”
李更雲只是開了個玩笑,隨後接過書信一看,也是覺得莫名其妙:“軒轅文齋?逍遙君?”
“得逍遙君者得天下!落款是軒轅文齋,這個逍遙君是誰?軒轅文齋又是什麼門派?!”
郭鳳接過李更雲遞過來的書信,也是疑惑萬分,逍遙君是個陌生的名字,而軒轅文齋又是個陌生的門派,都是他從未聽說過的。
與此同時李更雲看著趙甄和方通,她們眼神中給出的答案也是一樣的奇怪,意思就是她們也不知道這個軒轅文齋和逍遙君是什麼來頭?
“開玩笑呢!這不就是《琅琊榜》的套路嗎?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如今突然冒出來一個什麼逍遙君,是不是搞笑呢?再說了,人家琅琊榜中至少還說了這個麒麟之才的名字與所在之處。可現在,這個什麼得逍遙君者得天下,根本沒有邏輯可言。這什麼軒轅文齋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李更雲心中想道,會不會是有人為了趁著大宋淪落之時而故意設下的方法,用來自抬身價,然後讓人去尋找這個軒轅文齋,藉此提供知名度。
“李先生,你怎麼看?”
趙甄對著李更雲問道,畢竟這些天李更雲已經在家清閒了十幾天了,這會兒就該讓他好好動動腦子,分析一下這個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這個要麼就是個惡作劇,要麼就是有人想要故意抬高身價,在襄州散佈謠言,藉此提升知名度,我們不需要理會。行這種事情的人,往往都是急功近利之輩,如果讓我抓到他們,一定狠狠打一頓,送到苦窯讓他們幹苦力。”
李更雲言辭鑿鑿,對於這種想要借天下大亂之際而提升知名度,獲得更大的榮耀和聲望的人,就是要好好教訓一下,不能讓人養成這樣的陋習。生逢亂世,國家有難挺身而出,那是理所當然的,即便有才之人,也不應該故意擺身段,抬高身價。
“李先生言之有理,我雖然讀書不多,但對於那些野史雜聞也算是有些瞭解,從未聽說過有叫做軒轅文齋的門派,也沒有聽說過什麼逍遙君的人。李先生所言也是我心中所想,若是抓到此人,必定送入襄陽監牢,先打五十大板,然後送到筆墨坊,讓他好好吃點墨水!”
方通的回答與李更雲差不多,不過他所講的就是處置這種狂士的基本手段,這也是大宋律法中明確規定的。先打五十大板,然後送到筆墨坊做苦力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