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總結,還是採用開發月球的方式來開發火星。
就他了解的,以後像這種在星球建造城市的這種方式可能會越來越少。
從具體的實踐情況看,越來越多的人支援從零建造太空城,而這些星球只作為資源開採地。
之所以這樣,還是因為太空城的可控性。
就這段時間,他參與的太空城設計專案就超過了十個。
拿其中一個最大的太空城來說,其是一個環形的構造,其直徑超過了五百公里,環形寬度是十公里,其可使用面積超過了三萬平方公里。
這個太空城主打的就是生活和娛樂。
最為關鍵的是,這樣的太空城可以在太陽系移動,就如同郵輪一樣。
可以預見的是,這樣的太空城以後會越來越多。
至於那些星球只能作為資源開採地了。
左大軍點頭說:“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就算我們有那個能力,要全面改造火星需要漫長的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太慢了,採用月球的開發方式才是最合適的。”
“是這樣的。”徐正平說。
一行人來到了第一座衛星城的上空,大家並沒有下去,只是在衛星城的上空轉了轉,且聽著周大史的介紹。
七人的速度啊=還是非常快了,沒有多長時間就將十座衛星城都看了一遍。
十座衛星城的功能是對主城月城的補充,其基本機構相同但又是各有特色。
簡單來說,一座主城十座衛星城一共十一座工業城其常駐人口為兩千萬,其涵蓋了人類門前所有的工業門類,且在這十一座工業城中還有著很多的研究中心和實驗室。
十一座工業城包含了科研和製造。
至於月球這十一座工業城的定位,主要是承接地球的去工業化,其將作為人類的研發中心已經地球周圍對工業品製造的任務。
前期還要承擔開發火星的任務。
參觀完十座衛星城,一行七人回到了月球基地。
在韓國立和周大史兩人的眼皮子底下,蘇哲、範曉明、徐正平、左大軍、包奇正五人控制的人形彷生機器人進入了停在月球基地入口處的工程機甲。
五人打過招呼後,五個工程機甲拔地而起,其加速度直接就幹到了一百五十個g。
也就幾秒鐘的時間,五個工程機甲進入了月球到地球同步軌道太空港的光束通道。
左大軍說道:“依然暴力飛行!”
“是的!這樣能夠早一點回到地球。”範曉明說道。
五個工程機甲進入光束通道後,一直維持著一百五十個g的加速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五個工程機甲的速度越來越快。
徐正平提醒說:“今天的體驗也基本結束了,接下來我們應該寫體驗報告了。”
在他們透過腦機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和工程機甲的時候,其和大腦互動的資料都會被收集起來進行分析。
當然了,最佳化腦機和人形彷生機器人、工程機甲不僅僅是這些收集起來的資料,還要使用者的主觀感受。
要知道,收集的資料這是終端和大腦之間的互動資料,並不能收集大腦中實際的感受。
】
但對腦機這些的最佳化,是需要使用者主觀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