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捧場,是真好吃!」寧缺是覺得真好吃,有家常菜的味道。
「謝謝。」溫情。
「要喝茶嗎?」阿姨已經重新切了一壺新茶上來了,溫情給寧缺的杯子倒了一杯水。
然後又拿了一個新杯子給許渡添了一杯茶,隨手又拿起來桌面上的糖果,拆了一顆放進去杯中「你嚐嚐。」
大麥茶搭配陳皮糖果也很好喝,溫情在家的時候,偶爾也喜歡這樣喝茶。
這種奇怪的喝法,寧缺第一次見,心想著少爺肯定不會...喝了??
竟然毫不猶豫地端起來喝了?!
「好喝。」許渡。
還好喝?這還是他認識的許少嗎?這麼奇奇怪怪,還帶著糖果甜了吧唧的茶,好喝?!
兩人恍如無人地笑了,萬瓦燈泡的寧缺除了震驚還是震驚,除了多餘還是多餘!
通往平城的路,白天都很難開,蜿蜒曲折,很考驗開車人的車技。
晚上更是難度增加,但對於車技十級的寧缺來說遊刃有餘、如魚得水。
「少爺,我們為什麼不等溫情小姐一起回?」邊平緩地開著車,邊疑惑地問著後座的許渡。
許渡坐在後座上看著手機「我們在,她放不開。」
難得見她像個小孩一樣抱著父母的手臂撒嬌,臉上的笑容真切了許多。
他們來日方長!
寧缺想想好像是,他們在的時候,他們都拘謹得很,雖然看起來都在熱情,儘量地平緩溫和地與他們交流,但難免是帶著點點恭敬和拘謹的。
「也是,看得出來,溫情小姐的父母很疼愛她。」從眼神到說話,再到吃的,都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情真意切。
溫父溫和樂天派,對乖女是寵愛無度,什麼都以妻女為先;溫母溫婉優雅,嚴中帶寵,會時刻教育她要注意禮數、要克己復禮、要禮尚往來。
「嗯。」雖然一家三口過得日常不是大富大貴,但也算是小康之樂,有愛也有溫暖。
中秋佳節,小鎮比大城市更有節日氛圍,街道上已早早掛上了燈籠了,也到處是中秋佳節相關的小飾品。
落日黃昏,燈火通明,燈籠一盞一盞地亮了起來,街道上有了別樣的景色。
因為節日,也是小短假,小鎮上來了很多外地來遊玩的行人,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歸去來兮"作為小鎮上帶著特色的小飯館,也成為了行人到此一遊,打卡的小店,有點門庭若市,門口有三兩人在等著空位。
後廚的溫父忙得不可開交,但也是有條不紊地翻炒著一道一道帶著平城小鎮特色的美食。
因為溫情在,本來在前面幫忙的李阿姨就去後廚幫忙著溫父一起備菜,前面引導著客人入座和收拾餐桌就成為了溫情和溫母,兩人也是配合得很好。
收銀、點單、收集餐具、擺放餐具,都沒有出現問題,倒是很多吃飯的遊客對著這對高顏值、又溫柔似水母女看了又看,誇了又誇。
客人對小店的古色古香裝橫很是歡喜,對小店的飯菜很是喜愛,對老闆娘和仙女小姐姐的服務很是滿意。
一直忙晚上十點,客人才吃好走人,前廳不接客了,後廚也沒有食材了,開始進行收市工作了。
「媽媽,喝口水再算,我去後面幫忙。」溫情倒了一杯溫水放到收銀臺上,對著在電腦前開始算今天的賬目的溫母說道。
「你也累了,去那邊那邊坐會休息,後廚有你爸爸和李阿姨。」溫母心疼女兒回到家,都沒有怎麼休息,就一直在店裡幫忙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