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量在七八寸,內有二到四人,備二三支鳥槍。一旦戰打起來的時候二三百船蜂聚蟻附。
鷹船輕形,兩頭尖翹,不辨首尾,進退如飛,操控性強。四周用茅竹密釘以掩體,竹間留銃眼,常衝進敵營,與沙船相互配合,也是水師必不可少的船型。”
成淵又將子母船,各種明後期的船還有佛郎機等概念與朱高熾深夜長談。
“這麼多船型?”朱高熾不由得心中暗自驚訝,之前他不曾多問,而先生也從來不說,自老頭兒北巡後,他這才發現老頭給自己安排的太師之厲害。
第二日,朱高熾在御書房提起關於水師裝備之事,楊榮提出疑惑,擔憂造價過多,到時候陛下回來反而要責怪他們胡鬧。
楊士奇聽聞,道:“此事陛下北上時與我說過,只要戶部尚書審批,沒有問題便可以造船。”
成淵道:“水師與騎兵相同,為何我朝屢次受倭寇侵襲而弱弱捱打,歸根結 底就是水師的裝備,以及管理並達不到反抗的作用。
水師自當初先帝鄱陽湖後,便失去往日大用,鐵不打不硬,刀不磨,自然生鏽,由此可見,是監管不嚴。
太子殿下,臣以為,該讓俞徵前去整頓,太湖,巢湖,乃至山東五湖都不可懈怠。”
“鎮國公有所不知,山東之地白蓮教肆虐,那邊的水師連平日裡正常訓練都是問題,濟南知府前幾日還說陛下到濟南時,順便抓了不少白蓮匪徒。”
成淵點頭,這件事他倒是聽聞,漢王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兄弟齊心,在朱棣面前狠狠地秀了波。
“所以,我們更該裝備水師,不能讓人家欺負到頭上來,uu看書 我贊成鎮國公那個法子。”成國公朱能拍板道:“太子殿下以為如何。”
朱能這麼說,卻不曾看到朱高熾的為難之色,大力支援成淵所說。
朱高熾走過御案,道:“還請成國公將連環船,火龍船,赤龍舟等船型圖紙派人加急送到龍江船廠乃至福建,廣州等船廠,進行改進試造。”
…………
待眾大臣都離去後,朱高熾單獨留下成淵與戶部尚書夏原吉,朱棣北巡走時可以把財權交給了夏原吉,朱高熾自然知道。
當場夏原吉就開始為眾船型中的其中一類,進行預算評估。
下西洋自然要百料大船,可造價並不低,維護費用都是不可避免避免的。
“光是五百料大船,一艘造價就要一千兩的白銀,每年維護,一艘又得五六百兩,水師需要的可不是一艘兩艘那般簡單,還要給每艘船配火炮,火銃以及帶甲,糧食,火藥五六十斤,可不是說著玩兒的。”
這個當然是夏原吉按照當下最符合物價的價格算的,成淵當然也做過這些預算。
朱高熾道:“本宮又何嘗不知,但是鎮國公的建議,也是我大明朝水師必備之物,難就難在這裡。
明知是好事,卻步步難為,陛下這幾年造大報恩寺,這次北巡提前建造的行宮,乃至北平府城翻新擴建,都是需要花費銀子的。
因而,陛下才大印寶鈔,這事兒夏尚書也知道,惹了官員反抗對,先生他為此阻止,就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