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讓近來身體不好,歷史上也是早逝,如今永樂四年,李讓也算是多活了些日子。
永樂二年八月乙未,李讓去世,追贈景國公,諡號為“恭敏”。
明仁宗繼位後,以謀逆罪將李讓的妻永平公主與其子李茂芳廢為庶人,削爵。
李讓所封儀賓、駙馬都尉,以及富陽侯、追封的景國公爵位悉數追廢,從前追封的李讓以上三代誥券一併焚燬。
大家看過徐皇后,成淵便找藉口說去太子東宮看兒子,實際是跑去朱高熾那裡詢問阿魯臺的事情。
太子妃張氏賢良,徐皇后和朱棣常誇她手藝不錯,今日成淵在東宮吃到也覺得不錯,難怪朱高熾胖而不減。
“先生不知,阿魯臺不知怎的,前幾日派使臣,送了牛羊,表示願意誠心歸順大明。”
永樂元年二月,朱棣遣使致書鬼力赤及阿魯臺等諸大臣,要求“可汗遣使往來通好,同為一家”。
同年八月,五月明成祖朱棣前後數次派出使臣要求與蒙古通好,可鬼力赤一概不予理睬,有時還拘留使臣。
在此期間,阿魯臺卻多次嚮明使表示了“歸誠之心”,朱棣於今年六月派出專人與之聯絡,阿魯臺則遣使臣來此。
成淵道:“那瓦剌蠢蠢欲動,陛下可有其他想法。”
朱高熾笑道:“先生不知,爹說瓦剌不足為患。”
“這……”成淵心裡不舒服,你怕是不知道瓦剌後來把你的大孫子朱祁鎮給綁了,怎麼能輕視。
明朝建立後,蒙古草原就此分裂為瓦剌和韃靼兩部。
韃靼名義上奉黃金家族後裔孛兒只斤·本雅失裡為汗,大權卻在太師阿魯臺手中。
瓦剌作為黃金家族曾經的姻親,則統治者蒙古草原西部地區,且與東部的韃靼爭鬥不休。
明永樂八年,太師阿魯臺殺明朝使節郭驥,公開表明與明朝斷交。
朱棣派大將丘福率軍10萬北征,結果因輕敵冒進而全軍覆沒。
於是,從次年開始,朱棣先後五次率軍親征蒙古,其中四次的北伐目標都是韃靼,只在第二次時對趁機崛起的瓦剌進行了打擊。
正是忽略瓦剌,而使得瓦剌崛起。
成淵提起阿魯臺使臣當街縱馬,表示不能如此。
朱高熾道:“此事本宮當重視,告訴李乾他們,先生說的瓦剌,難不成會成大氣候?”
“瓦剌不可輕視,望太子能夠告訴陛下,重視起來。”成淵說道。
“好,本宮定做到。”朱高熾親切的拉著成淵:“對啦,這幾日就讓正清留在宮裡,和瞻基做個伴兒,”
成淵道:“那就麻煩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啦。”
張氏笑盈盈道:“他嘴可甜了,左一個太子舅父,右一個舅母,我們都喜歡的緊。”
過了會兒,成淵便看到朱高熾往東宮偏殿去了,正疑惑時,便聽太子妃張氏嗔道:“殿下這是又去找那個剛入宮的狐狸精了。”
成淵笑了笑。
張氏道:“還是安成她們好,你這駙馬也做的好,哪像我們家殿下。”
成淵道:“太子妃過獎了,我先去看看正清他們。”
張氏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