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搖頭道:“朕要親眼去看看寶鈔在民間的使用,朕本以為是成淵故意說寶鈔的壞處,不過這幾個月,官員也開始反對起來,如此下去,難道是朕做錯了。
成淵竟然對寶鈔這種事,也能如此的預測,可見非同一般,這讓朕想起來以前的事。
靖難時,蘇杭水患,山東河南蝗蟲之事,朕下令不許用白銀銅錢,不許百姓用它們購買。
可是成淵跳出來反對,朕以為他是因為朕不追究大報恩寺的事,心裡有怨言。
如今看來,並不是他胡說,朕始終不知道,成淵到底是福還是禍。”
鄭和麵色凝重道:“陛下,您的意思是?”
朱棣畢竟是透過不尋常手段做了皇帝,如今他的侄子還被成淵關在鎮國公府石室,這都是皇位途中的汙點。
做這麼多事都是為了證明自己適合做皇帝,所以絕對不能出現什麼問題。
見鄭和緊張,朱棣道:“就算他是禍,朕也會有留他的命,朕不是忘恩負義之人,就是擔心寶鈔一事,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說他們在糊弄朕。
你知道的,朕不喜歡別人騙朕。”
鄭和看了眼外面的幾個宦官,低聲對朱棣安慰道:“不會的,陛下,如今大明百姓都誇陛下是好皇帝。
陛下有六公輔佐,他們個個都是大學士,難道幾位大學士的腦袋加起來還不如諸葛亮?”
朱棣道:“朕當然知曉。只是寶鈔一事朕不放心。”
說話間,楊士奇,胡廣他們幾個已經過來了。
剛才他們回到書館正準備永樂大典新冊編寫,就被喊過來這邊。
朱棣也不看他們,直接命宦官丟過來幾身粗布衣服。
楊士奇和胡廣他們對視一眼,並不明白陛下的意思,而且他們也不敢太過去問,雖是翰林出身,受陛下重視。
但是更多的只是為這位永樂大帝提供些建議,傳遞陛下旨意而已。
楊士奇看胡廣不詢問,他只好出聲說道:“陛下,這粗布衣服?”
“你們穿上,隨朕出宮。”朱棣的目光落在幾個人身上:“朕要去看看寶鈔到底被百姓用的如何。”
金幼孜道:“陛下何必聽信那些粗人之言,天下百姓時常認為攜帶白銀銅錢笨重。
寶鈔正好是給他們一份輕鬆,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況且民間很少有人用白銀與寶鈔。”
朱棣道:“金卿,那你告訴朕,你高興嗎。”
金幼孜道:“臣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絕無怨言。”
楊士奇看了眼金幼孜,心裡暗暗的不屑,你可真是會拍馬屁,你家裡糧錢不缺,支撐兩三年都沒問題。
朱棣焦慮不安的心在金幼孜的安慰中,暫時穩定下來,也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想著自己被成淵他們搞得有些疑神疑鬼了。
楊士奇何等聰明,他怎麼會不知道金幼孜拍馬屁,但是陛下似乎想聽到這種話來求安心。
突然出宮,肯定是陛下對寶鈔有了什麼看法,看來勢在必行。
甚至楊士奇在想,若是朱棣見到百姓用的是銅錢,到那時,他們幾個豈不是要受到懲罰。
當初陛下印寶鈔,他們幾個也都是支援的,可如今看來……寶鈔不停的印製只會讓寶鈔有更多弊端露出。
這樣一想,楊士奇倒是認為該立刻去跟太子還有鎮國公他們商議商議。
看到幾個人遲遲不換衣服,朱棣說道:“怎麼?等著朕伺候你們更衣?”
“臣等不敢。”他們幾個人立刻拿起粗布衣服。
金幼孜看著粗麻衣服,皺了皺眉。
粗麻衣服咯的人面板疼,但也無可奈何的穿上。
待他們穿好,朱棣淡淡笑道:“都很合身,走,隨朕去瞧瞧,耳聽為虛,眼見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