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朱老四又給送命題讓我答了……成淵清了清嗓子,拱手對朱棣行了君臣之禮。
“你行君臣之禮做什麼?”朱棣最看重,最擔心的還是成淵的態度。
只要成淵這傢伙願意支援誰,今後推手過去,那人便是大明天子,所以朱棣心裡很是緊張。
“儲君乃是國本,不是家事,臣該以鎮國公的身份回答陛下問題。
臣只覺得儲君之事,只管靜靜地等待陛下聖裁就是了。
陛下立誰,臣就擁戴誰,這是順應聖意,做臣子的嚼無用的舌根為何?臣覺得他們吃飽了撐的。”
朱棣轉了轉眼睛,指了指成淵:“你這個兔崽子,滑頭啊。”
成淵也神情嚴肅起來:“陛下的意思,臣明白,想必是有些朝臣所作所為讓陛下擔憂。
其實陛下英明神武,只要心中有數,不必在乎朝臣所做。”
朱棣除了問他們幾個人態度,也是故意借這件事看看他們的想法,總不能到時候朝廷分兩派支援漢王和太子。
袁容,李讓,朱能,張玉,丘福這些武將,包括成淵在內,每次都跟朱高煦來往最多。
朱棣自然要問一問。
朱棣沉默片刻道:“袁容,李讓,你們先下去吧,朕與鎮國公說幾句話。”
李讓巴不得趕緊離開:“是。”
袁容看了眼成淵,很是不滿,但也不敢在朱棣面前表露,隨即離去。
殿門關上,朱棣道:“說說吧。”
“是,父皇。”
“咦,怎麼又改口了?”
“剛才是國事,現在是家事。”成淵說道。
朱棣也是個父親,站在做父親的角度考慮,肯定是兩個兒子都不傷害。
“果然,還是你比較懂朕。”朱棣從御座下來,坐到低階處,拍了拍旁邊的地毯道:“坐。”
“俺覺得高熾這孩子,很像懿文太子,心胸廣闊,性情仁厚,有王者之風啊,靖難這兩年,糧草,政事,都是他做的,井井有條。作為父親,俺對他很滿意。”
雄才大略的永樂皇帝此刻就是個普通父親,誇自己兒子時,一臉高興。
“可高煦也不錯,他拼死救過俺那麼多次,論領兵打仗,也絕對是一把好手。
兩個孩子都太優秀,俺看到朝臣暗自成兩撥,心裡才起了疑惑。
高熾體態節食治療,都是那樣,俺想讓他身體好,但又怕他拖著這種身子治理不好大明江山。”
朱棣話說的這麼明白,成淵再裝傻就不厚道了,於是他道:“您為難,是因為太子身體不好?等忙完蝗蟲之事臣就好好的替太子修身節食。”
有個聖明的君王,人才,是盛世不可缺乏的,成淵需要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