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成眼裡閃過擔憂,緊張道:“你哪裡受傷了?”
成淵拉開衣領,給她看濟南府那次的箭傷,鎖骨下有陳舊的疤痕,旁邊有些紅腫。
“你信中為何不告訴我。”安成俏臉蒼白,想要近身看看。
“咳咳。”女官咳嗽道:“殿下,時候不早了。”
安成收斂情緒,擔憂的看了眼成淵道:“我先走了。”
果然,轉移話題和注意力還是自己最在行,又成功轉移一次。
……………………
四更時分,成淵被劉大錘叫起來洗漱,他快速起床,丫環開始幫他梳理頭髮,用早飯。
天色微亮,成淵和朱能他們,一二品大員都在朝房等著,品階低的官員就在午門三五成群站著。
楊榮道:“呀,這景御史又被放出來了?”
“他被陛下開恩放了好幾天,還有幾個,也官復原職,景清還升了官,天下事太奇妙。”
眾人議論,“他與方孝孺約定一同去死,怎麼還活著。那黃觀原本是籌集兵馬,半路上聽說城破,直接投河自盡了,有骨氣啊。”
幾個年老的官員道:“諸位說話莫要如此尖酸刻薄,雖然當初我們不贊成削蕃……可,唉罷了罷了,不管是叔還是侄,總是大明的江山。
咱們好好做事,報效朝廷,造福黎民百姓,對得起頭上這頂烏紗帽,就足夠了。”
景清搖了搖頭,他忍辱負重的活下來,只是為了圖謀更大的事,他看了眼朝房裡穿青色衣袍的人,隨後又收斂了眼底的殺意。
成淵總覺得後背涼嗖嗖的,他之前叮囑過紀綱,讓他監視好景清,錦衣衛的大網也是很嚴密的。
鐘鼓司在午門口敲響鐘。
官員立刻列陣,向金水橋走去。
都察院的官員則負責糾察儀表,風紀,但他們是建文朝官員,有些不敢糾察北平府系的官員。
紀綱就在旁邊幫忙幹活,看看哪個北平系的官員有儀表不端一類,好進行糾正。
奉天殿門大開,秉筆太監和掌印太監立刻跟著坐在輦上的朱棣,向奉天殿而去。
十二個內侍前方引駕,奉天殿門錦衣衛鳴鞭,文臣武將依次向著華麗的宮殿而來。
奉天殿前,錦衣衛“啪”的將鞭子在空中甩響,御前侍衛和站殿武士紛紛進入大殿。
“百官入朝!”鴻臚寺唱。
成淵和茹常站在兩列隊伍最前,一步一步踏在白石臺階。
今天朱棣與徐皇后一起,入殿接受百官朝拜,也算是正經意義上的大明新朝第一天。
這幾天上朝對朱棣來說很有新鮮的感覺,但九九六也讓人很疲憊,朱棣繼續聽官員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