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設有院使、院判和吏目負責管理,餘下的設有御醫、醫士負責具體業務,御醫也分職擔任部分管理。
院吏又稱醫院掌院院使,為太醫院最高長官,設一名,這官職在三品到五品,《明會典》有記載。
成淵之前在北平府,觸發的系統獎勵過本藥書,他隨身帶著。
前幾天隨意扔在國公府書房,昨晚得知朱棣的風寒腿,拿出來翻了翻。
你獎勵盒風溼膏多好啊,我直接拿去給朱老四用……成淵吐槽結束,便仔細翻著關於現代風溼的治法。
畢竟靠著一本藥書就治病,這也不是很有把握,他琢磨一晚上,才下定決心跑到太醫院找藥。
太醫院有專門的生藥庫,惠民藥局和御藥房。
御藥房是專門給皇上皇后,公主王爺這些準備的,藥材都是很充足的。
明朝就將太醫院醫術分為十三個專業學科。
大方脈、小方脈、婦人、搭蕩、針灸、眼、口齒、接骨、傷寒、咽喉、金鏃、按摩和祝由。
太醫院規定,每個醫士只主攻一個學科,其他學科為輔,這樣極大的提高了醫士們的專業性,也體現了術業有專攻。
成淵走到門外便聽見御醫拿自己當玩笑開,石開走進去道:“鎮國公找你們有事。”
眾御醫立刻不吭聲,恭敬道:“見過鎮國公。”
“找幾味藥,把你們的藥房借我用一用。”成淵說完便道:“這是方子,你們配好。”
“五加皮,乾草,地龍,紅丹,當歸,麝香,紅花,土鱉蟲……”
御醫愣了半天:“土鱉蟲……為何物啊?”
成淵這才反應過來,明朝的土鱉蟲有其他名字,立刻說了,讓他們去找藥過來。
御醫配藥,藥量都可以。
成淵打算用御醫院熬製藥膏的藥具自制個風溼膏用。
“石開,隨我進來,將藥全部切成片。”
成淵前世看過熬製膏藥的步驟,煉油是熬製膏藥的重要關鍵,要達到320,後油脂才會氧化、聚合、增稠……
御醫站在門口看著,但是他們只看到藥材全部丟盡鍋裡,其他的步驟沒有看到過。
太陽落山時,黑色粘稠的藥膏被裝進罐子裡帶走,成淵想了想,故意大聲的道:“這種藥膏要嚐嚐。”
身後的御醫半信半疑,等成淵走後搖搖頭:“這膏藥真有用?”
“待他給陛下用了,好的話我們也偷偷制下,他的藥材我都記錄在御藥房的簿子上。”
“還要嘗一嘗。”有個御醫補充。
“你們說,鎮國公會製藥嗎?”
“或許他靖難有功,但敢說會治陛下病的,他倒是頭一個。”
在御醫眼裡,成淵說能治朱棣的寒腿這話,表明這就是個傻子。
眾人點頭,他們就等著鎮國公出醜呢,若是鎮國公制成了,他們會被陛下當成廢物的。
如果膏藥沒用,他們不損失什麼。
如果有用,立刻自制研究,到時候拿去陛下那裡邀功。
這些御醫精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