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蒙古女子就是一匹野性難馴得野馬。
成淵又寫到:“燕王那裡有沒有訊息?陳亨那裡應該不會有問題。”
“若是能夠博取達玉兒信任,若是燕王不來,我們恐怕還要去朵顏三衛一趟。”成淵寫到。
……………………………………
燕軍大營。
“報,王爺,南將吳高他們率軍合攻永平,而且李景隆大軍已經準備向北平進攻。
王妃也換了戎裝,和湘王還有耿炳文,顧成,他們堅守北平,讓王爺放心去增援永平。”
北平城固若金湯,這幾年朱棣在元廷的基礎上,又將北平城重新部署,固若金湯。
“永平絕不能失守。”朱棣看了眼朱高煦和朱能他們:“若是永平失守的話,李景隆大軍會直接向北平府長驅直進。
那個李景隆戰場經驗少,只懂得練兵,但是也不能小瞧,隨俺增援永平,否則俺們會腹背受敵。”
朱能道:“吳高他們合軍攻打永平,李景隆率大軍也想攻北平,若是李景隆聲東擊西,王爺豈不是中了他的圈套。”
朱高煦道:“還是按照成先生說的,老頭我們在北平府外的地方打游擊。”
朱棣搖頭:“不,本王必須全力率軍支援永平,若是將兵力分散開來,只怕永平守不住,北平也要受敵。
他李景隆只是準備揮師北上而已,但他現在還是在德州,本王要集合兵馬,快速的將永平守住。
李景隆要是知道本王全力支援永平,肯定會派一支兵馬來攻打本王,但是俺兵力集中,他卻剿滅不了本王。
最多是再派兵故意攻北平,引誘本王回去營救,到那時本王正好回到北平府附近與他決戰。”
張玉道:“道衍大師和成先生已經去大寧,只要請回來救兵,王爺便可以與朝廷抗衡。”
朱棣扶著城牆,看著不斷做準備的燕軍,搖搖頭道:“大師的信被俺的暗子送了回來。
十七弟不肯出兵,之前耿炳文帶了十幾萬大軍來攻。現在李景隆率五十萬,十七弟更加不會出來支援俺。
朵顏三衛一直想投奔俺,但是十七弟不願意。成淵和大師就如秦朝的縱橫家。
若是沒有強大的秦國,張儀就算有驚天之才,也瓦解不了蘇秦的六國抗秦。說到底還是秦國強大。”
弱國無外交的道理,朱棣懂。
自起兵以來,許多將士為何不斷的歸順俺,是將士們看到了俺朱棣的實力!
我們如今要守住永平,還要支援北平,順便再去大寧衛給成淵些實力支援。
朵顏三衛他們只佩服有實力的巴圖魯,到時候看到本王厲害,歸順更容易。
只有本王越強越勇,才能給成淵和道衍他們一些無形保護。”
隨後朱棣對張玉道:“立刻給北平去信,讓王妃和十二弟他們守住北平,本王也會速戰速決。”
朱棣經常研究兵法權謀,他對秦朝,漢朝的軍事常做研究,早就看透了規則。
寧王處於觀望,只說明他對自己信心不夠。
朱棣覺得,若是自己比朝廷還要強悍,到時候朵顏三衛自己也會來依附他。
人都是見風使舵。
你弱,沒人會來,他們只覺得弱者必敗,會將賭注壓在他們眼裡的強者身上。
守住永平,順便去大寧衛一圈兒,回來正好支援北平,朱棣並不把李景隆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