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得軍心,也得民心。”
袁容道:“民心?我倒是覺得成先生你說的太過絕對。你這就是在給王爺吹風。
得民心?那為何除了北平城以外,其他的百姓卻不願意跟隨我們呢,你還敢騙王爺。”
朱棣皺了皺眉:“袁容你這是做什麼,成淵說的也沒錯啊。”
成淵聽完袁容的話,有些可笑的搖搖頭:“袁儀賓,你知道北平府的百姓為何願意跟著王爺?那是因為我和世子,湘王爺他們,這一個月來的恩惠。
你說其他城的百姓沒有過來投靠王爺,沒有跟隨我們,卻願意跟著其他城朝廷將士。我現在倒是想問一句。
我們從未給其他城百姓過恩惠和仁義,其他城的百姓憑什麼冒著生死過來。民心也是需要我們去交換的,他們再沒看到希望時,更願意跟著朝廷。”
“朝廷有什麼好,那個狗皇帝聽信奸臣之言,對王爺痛下殺手,百姓難道不知道?更應該支援被迫害嗯一方。”
道衍聽見袁容這通理論,當下也皺了皺眉頭。
成淵大笑起來:“建文削藩幹百姓何事?他們要得是吃飽穿暖,是過好日子。你說的也對,可是百姓們不在意。”
“有些民心需要我們一點點的去爭取。民心比天意更重要。”
袁容皺著眉頭:“怎麼不行,那狗皇帝也沒對百姓做什麼好事,百姓照樣認他做皇帝。”
“百姓認,是不假,但是也沒有死心塌地,想想當初百姓對先帝和皇后娘娘的支援與歸順,是因為什麼原因,想清楚再說!”
“狗還要扔骨頭,釣魚還要先投放誘餌。百姓沒看到哪一方更好的時候,他們絕對不會沒腦子的跑去投奔。
不然出了泥坑又入火坑,他們圖什麼,他們不在意誰做皇帝,他們在意的是,哪個皇帝可以給他們好日子,給他們盛世!”
“只要王爺打下天下,待百姓十分好,百姓絕對會歸順,袁儀賓與其問我原因,不如自己動腦子站在百姓位置想一想。”
朱棣聽著兩人的話,呵斥袁容不要再說了,如果長遠看,想要長治久安,民心這裡朱棣必須要拿下來的。
況且他起兵這個事,便是他的汙點,不論因為什麼原因,都是造反了,所以他更應該豎大義,得民心!
丘福和朱柏他們不由的低呼了一聲,他們如今還只想著怎樣去打勝仗。
可是成先生已經在想著如何去得民心,忍不住心中讚賞。
這小子雖然年輕,卻是個厲害的人才,目光長遠,將來必定是國之大才!
這一番話說的道衍和徐增壽也開始反思起來,如同指路明燈,給他們指引了方向。
朱棣心中所想和成淵的八九不離十,都是看到了長遠的事情。
如果民心不用換就能得,那誰都可以去得到了,只需要去動幾句嘴皮子。
百姓也知道歷朝歷代變遷,他們也是聰明的,會觀望的。
許多軍士願意追隨朱棣,跑過來歸順,是因為他們瞭解朱棣,信朱棣的為人。
至於百姓,除了北平府城的百姓換來了民心,其他的地方人家都只當燕王朱棣是反賊,再說也沒看到燕王的恩惠,憑什麼放棄自己的安穩日子,過來北平。
百姓的大事就是日子太平。
所以啊,他們幹嘛丟掉自己的太平日子,在朝廷和燕軍這兩個不確定的因素裡跳動呢?
又不是人人都是成淵這個穿越者,可以準確預知答案。
朱棣道:“俺即將帶兵去攻打薊州和通州,便拜託你小子,輔助高熾處理瑣事。”
成淵道:“王爺放心。你們安心打仗,我便做好後勤。”
“俺知道了,你那些兄弟本王也會一個不少的給你帶回來。”朱棣拍了拍成淵肩膀,對眾人道:“都隨本王出發,大師和成淵,你們幾個留下。”
“是,王爺。”道衍恭敬道。
朱棣走過來,託成淵替他照顧好燕王妃和湘王妃這些女眷,隨後便離開了。
朱高煦笑道:“謝謝先生讓我騎青箭,我們會一舉攻下的。”
朱高燧和袁容他們也跟著離開了。
朱高熾這才鬆了口氣,高興的看著成淵:“有先生在,我這是什麼都不怕了。”
成淵笑著點頭,靖難以前需要幾年,現在,只需要一年,一年後便拿下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