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朱棣剛才就知道了。
姚廣孝是說給成淵聽的,本以為成淵會表現驚訝,誰知道他平靜的點點頭:“齊王用的這招是自汙來自救啊。”
姚廣孝讚賞的點頭:“小先生果然不一般。”
成淵搖頭:“我,只是按照今上的性子來算,不久後,朝廷便會對湘王動手。”
“當真!”朱棣有些不相信了,雖然早就看出來今上的屠刀伸向的是所有藩王,但還是不想承認。
成淵點頭:“到時候王爺就知道了。”
三人沉默著,在旁邊無事的安成也聽了不少,漢朝便有削蕃一事,如今她也只能聽父親的。
她安靜的聽著三人對話。
姚廣孝方才和朱棣說了希望起兵的事情,朱棣拒絕。
剛才的話歷歷在耳,朝廷削藩之意已定,周王被削只是第一步棋,還有後面。
姚廣孝和成淵直接說明自己的想法,他想勸燕王造反,但是王爺拒絕了。
“王爺是諸藩之長,而且在軍中帶兵已久,很有威望。如果真要削藩,王爺必會遭殃。
所以貧僧的意思和成先生意思一樣,周王不能不救,還需要王爺在此時挺身而出,為其他王爺壯膽,抗朝廷削藩之策!”
朱棣的心又亂了,平白無故削蕃,他肯定不願意。
先帝分封的藩王,讓諸王帶兵,也是自家皇帝老子在世時定下的規矩。
自己統兵多年,戰功也十分的多,今上憑什麼說削就削?
但真要同意大師和成先生的意思,這就是與朝廷作對。
自己只是個親王,惹惱了朝廷,燕王府那會是什麼下場。
想想便讓人害怕。
朱棣還是那句話,他只是一個藩王,對抗朝廷沒把握。
如果朝廷執意削藩,大不了他上交燕三護衛。
成淵此刻也同意姚廣孝的做法了,“朝廷如果想削各位王爺的兵權,那對周王,為何不直接收了三護衛,命周王回京,為什麼全家流放?”
“王爺想安度晚年,只怕是朝廷不允許。”姚廣孝又補充了一句:
“王爺你興靖難之兵,可輔正朝綱、誅滅奸臣,保我大明萬世基業!”
姚廣孝說的慷慨激昂。
朱棣搖頭道:“大師不能亂說。”
成淵發現了,朱棣只叫姚廣孝別胡說,並沒有罵他。
姚廣孝乞求道:“王爺有帝王之相,雄才大略,只有你才能保大明基業。”
安成郡主聽的有些震驚,這算造反麼?
“此事本王會想一想,大師先回去吧。”朱棣恭敬客氣的回答姚廣孝。
姚廣孝知道,不是誰都可以馬上起兵的,畢竟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想了想,他打算慢慢勸朱棣,等了這麼久,不急。
與此同時。
葛誠派來的跟隨已經鬱悶的回到王府。
“怎麼樣?”葛誠詢問,朝廷命他監督,不能出差錯。
隨從如實回答:“長史,當我跟到妙慈庵,看見…成大管事和安成郡主去還願,接著兩人糾纏在一起。
他們兩在一處空地上,小的盯了許久,就是做些男女私會的那些事情,我便回來了。”
葛長史點頭,朝廷讓他監督燕王動向,但是怎麼監視到郡主和成管事私會……
看來是自己多疑了,剛才王妃還給王爺送了茶。
此事他不能說,說了王爺會猜到他派人跟蹤,想了想叮囑自己進京帶回來的隨從,“今天的事不許告訴其他人,去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