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回燕王府,一日就危險還在,湘王拋開自己的三護衛北上,燕王那裡的兵馬都被朝廷以戍邊之名,調去守關。
這樣一來,成淵和朱高煦還有朱能,只能躲躲藏藏帶著湘王北上。
朝廷估計很快會發現湘王沒有死,到時候各地有兵馬圍捕搜查,通關過路更加難。
成淵臨時改了路線,大多數都是晚上趕路,湘王妃因為身懷六甲,只能有意無意的找地方買些吃的給它補補。
湘王朱柏是個重情義又剛烈脾氣的,走到山西時,他拉住成淵的胳膊道:“成先生,這一路上走來,你是本王和愛妃的救命恩人,這恩情,本王不會忘。到了北平,定回如實告訴四哥。”
成淵搖頭道:“今上疑心太重,受朝臣蠱惑,削蕃之令是必行之事,如今我只認為,王爺該和燕王團結起來,如此才能有一條活路。”
朱柏眉宇間一片憤怒,此刻聽到成淵的話,當下豁然,眼神堅定道:“本王大侄子,實在欺人太甚,本王會和四哥好好的說一說。”
成淵點頭。
一行人繼續北上,終於安全到達北平地界。
大明帝都,應天。
就在成淵和湘王朱柏,朱高煦他們北上的途中,來自於荊州府的急報已經從西安門穿過,送到通政司。
得知自己的王叔不願意向朝廷認罪,堅決自焚後,朱允炆的心砰砰直跳,他頓時陷入緊張和激動之中。
他激動的是,自己的王叔竟然用這種方式給自己扣上了逼死皇叔的罪名。
朱允炆怒了,他激動,也緊張,這天下人會給自己扣上怎樣的帽子,豈不是讓天下人罵他不仁不義,逼死皇叔。
湘王自焚的事情,一下子傳遍應天府,滿朝文武都知道了這件事。
有不少大臣上書,說各藩王是懿文太子的親兄弟,是先帝的親兒子。
如此削蕃手法,都是這些腐儒的笨辦法,只會讓大明天下太平的局面,再次起了波瀾。
也有人把先帝朱元璋和漢高祖劉邦搬出來說,說先帝從布衣起家。
但他卻願意分封藩王,若是分封藩王有蓋無益處,先帝絕對不會做。
既然先帝做了,那就說明這件事先帝做的很對,先帝相比於一群只知道誇誇其談,亂出點子的腐儒文人,絕對是勝出的。
皇權終究要歸於皇室,如果皇室之間互相殘殺,只會給外臣留下可乘之機。
況且藩王在自己的封地都是奉公守法,毫無過失,如今卻逼的湘王,周王,齊王,代王,他們如此,只怕大亂必在眼前。
這件事朱允炆收到奏疏的當天,就告訴了黃子澄和齊泰,兩人隨後指責為各藩王求情的大臣武將。
朱允炆此刻覺得,先帝的兒子沒有一個是好辦的,個個都在為難他,偏偏他還不能把他們怎麼處置。
燕王那裡沒有辦法,湘王這裡鬧自焚,朱允炆是個。想當了表子還想立牌坊,要名聲和臉面的人。
可這些叔叔門,沒有一個給他這個新帝臉面的,越想心中越是氣憤。他隨後在乾清宮把幾個王叔狠狠罵了一遍。
方孝孺滿口之乎者也,黃子澄又想玩些花花腸子,說是徐增壽在這個節骨眼上跑去北平看朱棣去了。
黃子澄:“徐都督私自去了北平府,他這明顯就是不把朝廷和陛下放在眼裡。”
朱允炆原本還不生氣,聽到把徐妙錦也帶去了,當下將茶杯給摔到地上。
立刻聽從幾個心腹的建議和指示,將張昺任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的政令發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