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王府,正殿。
七八個將士在大殿前的院子來回的走動著。
和門外計程車兵不同的是,這些人的面色都有些焦急,也不像其他士兵那樣輕鬆,反而在門外焦急的警惕。
殿內,湘王朱柏正和幾個道士在一起說話,他給自己起名叫紫虛子。
修建的宮殿上那蟠龍柱已經被朝廷的人砸下來,當成造反的證物儲存在箱子裡。
張順帶著錦衣衛,在湘王府其他地方搜尋,他們受到了朝廷的重用,又被新帝提拔,為建文盡忠的熱絡心思又活躍起來。
表面上他們叫苦連天,可從周王,齊王,再到今天的搜尋湘王府,也不算虧。
搜刮的銀子古董值錢,順便又佔了幾個小丫環的便宜,接著削蕃抓造反,暗地裡幹著自己的勾當。
錦衣衛受到張順指使,跑到各地巡查藩王罪狀,給削蕃提供一個師出有名,都是連夜趕到荊州府,想立下頭功,被朝廷賞識提拔。
張順這次來荊州,很快就把蟠龍柱給砸下來,作為湘王的第一個大證據。
隨後看到湘王朱柏在王府的每一道門口都放著個鼎,數來數去發現,九個鼎。
九是皇家之數,天子之數。
張順馬上告訴手下:“把九個鼎記下來,敢用九五之尊的數字,真是活膩了。”
但這些罪還不夠,還不夠逮捕湘王。
張順恨恨的看了眼關閉著的湘王殿,希望能繼續找到湘王的證據。
他為了湘王的證據都已經找了快半年了,還有十幾天就要過年了,待在荊州收集證據實在是枯燥。
原本他不用來,只是湘王這裡其他人找不到蛛絲馬跡,只能他自己上場。
找到湘王的罪證,好趕緊回家過年。
蟠龍柱,印過寶鈔,用了九個鼎,其他的問題,張順帶著錦衣衛絞盡腦汁定。
荊州府的知府走到張順的身邊:“張指揮使,您收集證據怎麼樣了?”
張順微微側身,對荊州知府劉潤說道:“你看看湘王用的這蟠龍石頭,這鼎都是一些小的事情,還不夠。”
“劉知府,你在荊州關於湘王這件事做的很好,等回到了京城,本指揮就向陛下推薦,讓你在京中某個好去處。”
新帝上位,文官的職位早就改了很多,很多成了正一品,劉潤作為一個荊州府的知府,是巴不得做京官的。
荊州知府劉潤站在張順的身邊,驚喜的道:“那就多謝指揮使大人幫我美言幾句,關於湘王的事情,定會盡心盡力。”
張順為了收集朱柏證據,早就累的一塌糊塗,他也懶得到處跑了。
索性給荊州府劉潤花了個大餅出來,讓他幫著自己去多收集湘王的罪證。
到時候進了京,功勞自己獨吞就完事了。張順早就如意算盤叮噹響。
“那放個九鼎,這可是大罪啊,劉知府你說呢?”張順眼睛斜著看他。
劉潤看了看,如果是先帝還在,湘王用九和蟠龍柱,最多就是被朱元璋給訓斥幾句,不會追究兒子過錯。
但是如今是叔侄,如果朝廷要治他湘王朱柏,也是沒有什麼錯誤的,合情合理。
劉潤有些不懂,他充分發揮不懂就要問,道:“朝廷對湘王是個什麼態度?”
張順想了想,告訴他其實也沒事,便道:“燕王和湘王都是帶過兵的,感情特別好,朝廷想除燕王,怕湘王和周王他們動手反抗,所以……”
劉潤心裡有了底,“那我該怎麼做?”
“讓湘王主動認罪,還要強迫他白紙黑字寫下來,讓你手下的官差把湘王府圍好,切斷城外三護衛的訊息,我們來個甕中捉鱉。”
劉潤點頭:“我劉潤會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將湘王這逆賊送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