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就是調和水火!
當搭配四枚「和絃之頌」的時候,就會獲得一個「和絃之歌」的祝福。
這首和絃之歌,既可以理解為「
廢物養成」,也可以理解為更高階的「水火相濟」。
對於操作還不夠精細的玩家而言,和絃之歌能夠調和水火,智慧選擇戰場到底是更需要火之歌還是水之歌。
相當於變相的提高了暴擊率!
極大的提高技能使用的效率和絲滑的程度!
這個設計最核心的是提升遊戲體驗,不至於一場大戰下來,玩家因為接連使用錯了水火頌歌,而各種懊惱。
既然是遊戲,最核心的體驗還是不能忘的!
而對於操作更加高階的玩家而言,這首「和絃之歌」,則是調整水火輸出功率的「指揮棒」,能夠透過調整三首歌奏響的時間,從而奏出更加高階的「三界頌歌」。
三界頌歌奏響期間,玩家們各項綜合素質,能夠急劇提升,會直接進入一個高爆發期。
以水之歌為主導,就是高移速高防禦,更適合逃生、自保。
以火之歌為主導,就是高攻擊高爆發,更適合極限爆發輸出。
以和絃之歌為主導,就各方面綜合素質最全面,各方面意義的平衡。
能打能抗能跑,典型的六邊形戰士。
但是。
各方面均衡也意味著各方面都不凸出,最適合待機和觀察!
這就是典型的為天才而設計的,羅德都能預料到,後期有很多大神出攻略,教一般玩家們怎麼熟練的使出三界頌歌和各種進階版。
而這也是羅德所想要的效果!
想要熟練的使用三界頌歌這個高階技能,就必須苦練技術。
當然。
剛剛說的都是各大頌歌組合起來的效果,相當於額外效果。
各大加護本身所加的主題條,其實也就是那麼幾樣。
生命、防禦、攻擊、速度、元素精通、爆傷、暴擊......
像是元素精通和充能效率,精靈使以下基本上相當於無效詞條。
所以,在四星加護以上才會出現!
而對於精靈使以下的玩家而言,五星加護絕對不會掉落,四星掉落的機率也只有千分之一。
至於一星二星,後續就會陸續變成狗糧!
之所以這麼設計,當然還是為了回收玩家們賺取的金幣。
幾場戰爭下來,玩家們手中都儲存了數量不匪的金幣,要是不加以回收,搞不好黎明之都要出現通貨膨脹。
伴隨著羅德的設想,面前的《規則之書》不斷翻頁,他所設想的各種頌歌加護,一點點化為現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設計好了神賜秘境的掉落獎勵過後,羅德又開始設計秘境試煉中的怪物。
羅德首先想到的就是骨魔和屍魔!
畢竟,這是此次冥界大軍的主力。
冥界大軍的炮灰基本上都是這些,好殺,但數量也多到驚人。
而透過這個秘境,羅德想要教給玩家們的,就是怎麼更高效的殺死這些骨魔、屍魔。
首先就是最低等的灰骨,這些就相當於小嘍囉,最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