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處理完這個案子,想出去走走。目的地想好了想去蓬萊一趟,看看那裡有沒有神仙。
人為什麼會死?
這是一個問題。
也是一個難題,正在想這個事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來縣衙,擊鼓告狀,請唐律來斷案怎樣解決。
年輕人姓姚名倪陽。
他父親是個財主,當地首富,遠近聞名,人稱姚半城。
意思就是,整個谷城縣縣城的一半的財富都是他的,所以,人們送他一個外號“姚半城”。
姚半城到洛陽去玩了一趟,回來就感覺不太舒服,有人說,路上遇到了鬼,纏上了,於是請良醫醫治,又請神漢來跳大神驅除魔障,結果沒有好轉,看來病入膏肓,很快就一命嗚呼。
送殯那天,全城的人都來送葬,差不多萬人空巷,因為姚半城樂善好施,是一個好人,口碑很好,人們哀傷嚎啕大哭,姚半城也沒想到自己會死,大家都有疑問為什麼好人不能享受天命?難道陰間也要好人去做好事嗎?
當然,這樣的問題無解。
喪事辦完了,姚倪陽也查不到累垮了,這樣的習俗真要命,活人都讓累死,姚家的老人還有外姓的,聽說有幾個哭死過去,幸虧隨行的有郎中對其進行搶救才活過來。
人多,相互擁擠,踩踏的也有,不是郎中急救,也有的死去了。
唐律沒想到有這麼多人來送葬,可謂盛況空前,要是姚半城不做好事,不行善,不積德,估計也沒這麼多人來。
看樣子,好人做好事,可能當時沒什麼反應,後來發現不得了,會有很多人記得,並會念道好幾代人。所以,有能力行善,就不必推遲,好報應不在當下,就在將來,是屢試不爽的,一點都不會差的。
姚半城一生辛苦,可惜子嗣不旺盛,只剩下獨子姚倪陽。
姚倪陽很爭氣,不是敗家子,為人和善,也懂體恤貧苦下人,樂善好施,常常接濟那些突然陷入困境的人,對上門討飯的,一律來者不拒,對於那些突然遭遇災難的,施以援手進行救濟,幫助其度過難關。
一日,有人叩門,下人開啟門一看,是一個老頭,昂首就要進去,被攔下,說:“快閃開,老夫是姚倪陽的親爹,你敢攔?”
下人一看,不知真假,如果是假的,不歡迎就行,如果要飯,給點,打發走就行,如果是真的,那就容易惹禍,想到這裡,他說:“你暫且等一等,老人家!容小人去稟報少爺!”
“去吧!”
下人請見了姚倪陽,說:“少爺,門外有一老者要進來求見。”
“什麼人?”
“小的問他是什麼人,他自稱是少爺的親爹!小的不敢耽擱,立馬來請示,請少爺定奪,讓不讓他進來?”
“讓他進來吧!”
姚倪陽一聽,覺得非常滑稽可笑,自己的爹才入土,竟然又冒出來一個爹,這個爹到底是何方神聖,倒要見識見識。
老人進來,見了姚倪陽,就要上前,想擁抱姚倪陽,姚一見,這老頭鬍子拉碴,鬢髮如霜,手指甲裡全是灰塵,看來沒有少走路,少做事,少受苦,這是窮困潦倒了,走投無路了,才來訛詐嗎?
姚倪陽腦海中一個念頭閃過,覺得不好,這就是訛詐。
老頭看他沒有擁抱的意思,就說:“兒啊
!為父的對不起你啊!”
“且慢,你是誰的父親?”
姚倪陽吃驚地問。
“你就是我兒子!真的!”老頭說。
“我都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怎麼證明你是我父親?”姚倪陽問。
“我姓賴名叫丕句。”
“哦,你有什麼證據證明你是我爹?”姚倪陽問。
“你看,我們長得多像!頭髮、鼻子、眼睛和耳朵,包括身材都很像,是不是?”賴丕句說。
“這個不能證明你就是我爹。我爹剛剛去世!想必你已經聽說了。”姚倪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