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唐律略懂古董,一日,有人來訪。一看是個和尚。
和尚言道:“小僧法號慧通,受住持之命,前來邀請唐師爺前往承恩寺一敘。”
“好!”唐律言道。
接著他們到了承恩寺。
住持和唐師爺打了招呼後言道:“聽聞師爺懂得古董,本寺有一唐代花瓶,是稀世珍品,無價之寶,最近被盜,此事不想驚動官府,擔心竊賊狗急跳牆,毀壞了花瓶,所以先邀請師爺來,進行破案。如果破案,就不必讓縣衙知情,畢竟,那是公堂,本寺失竊傳了出去,對本寺有影響。基於此,才邀請師爺幫助本寺追回失竊觀音。不知師爺意下如何?”
“什麼觀音?”唐律問道。
“就是唐三彩,瓷觀音,釉色晶瑩剔透,看起來很美。聽聞唐師爺對古玩很有研究,這古董花瓶,還希望師爺給追回來。”住持言道。
“我儘量試試吧。”
“師爺大膽去做,本寺派慧通和尚和你一同前往。”住持言道。
“這個不難。慧通一同前往,負責將觀音取回。”唐律言道。
“那麼說,師爺很有把握嘍?”
“是的。”
“那觀音是如何失竊的呢?”唐師爺問道。
“說起來慚愧,都怪老衲粗心大意。疏忽了!有一天,來了一個施主,看樣子,是外地人,眼睛是藍色的,頭髮是黃色的,不知道是哪國人,說話勉強能懂一點,老衲說的是襄陽話,他竟然也懂。估計是長期住在襄陽的外地人。”住持言道。
“這個人叫什麼名字?”
“他叫巴斯頓。”
“像是西域那邊的。”
“不是,他說他家三面環海。”住持言道。
“那肯定是老外。巴斯頓,嗯,就是老外,不是外地人,是外國人。巴斯頓這樣的名字,和布萊克一樣,都是外國人的名字。他來承恩寺幹什麼?”唐師爺問。
“他來拜佛。”
“巴斯頓他們那裡不信佛,信的和我們這裡的不同。”唐師爺言道。
“有什麼不同?”
“他們信的不是佛,是他們的神。他來拜佛是假,來尋寶是真。”師爺言道。
“對啊,我看他一來,不是很虔誠下拜,而是東瞧瞧西看看,像是在找什麼東西。”住持言道。
“對,他是來尋寶的,你有沒有給他看你們寺廟裡的寶貝?”
“是的,看了,他看到了觀音,讚不絕口,說他們那裡生產不出來,老衲說,這是唐三彩,只有大唐才有,其他地方都沒有。”
“他喜歡嗎?”
“非常喜歡,簡直是愛不釋手,總是看來看去,還喃喃自語,說,這件寶貝有好幾百年了,做工精美,世間難找。”住持言道。
“後來呢?”
“後來他急匆匆地走了,說是忘了遠方來朋友,需要去接,就走了。等到老衲緩過勁兒的時候,發現人早已不見了,觀音也不翼而飛。後來,老衲一想,絕對就是那個巴斯頓偷走了。他趁慧通不在,老衲眼神不好,趁機會順走了。事情就是這麼一個事情,看師爺是否能追回?”住持言道。
“能追回。巴斯頓住在哪裡?”唐律問道。
“不知道,要是知道,慧通早就去找了。”住持言道。
“很好,我能打聽到,一定還沒走遠,落腳點一定還在襄陽縣,我去找找。”師爺言道。
唐律辭別了住持,離開了承恩寺,帶著慧通和尚到了襄陽縣。
他打聽到有一家會館,剛好裡面住著外國人。
進去一看,果然看到不少金髮碧眼的人進進出出,看來做生意的居多。
他根據住持的描述,找到一個專門研究佛學的地方,往裡面一看,果然看到一個人,唐律一看,就用眼睛問慧通,慧通點了點頭,唐律讓慧通離開,然後他獨自前往,慧通到會館對面的房簷下看著這邊的動靜。來來去去的人,還以為他在化緣,紛紛給他投銅錢,慧通無法拒絕,只有照收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