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和尚想跑,被人發現,沒走成,付穎說:“將他們趕出去,不得在唐梓山蓮花堰一帶活動,永遠不準踏入棗陽,哦,不,不得踏入襄陽管轄的區域。”
和尚領了命令,交出騙取的所有錢財,付穎將葬身蛇腹的親屬一一補償,不遺漏一家,讓當地百姓對和尚充滿恨意,對來自老河口的付穎充滿好感。後來,付穎公開了自己的身份,讓很多人知道有這個人,是青天大老爺,為人主持公道,連鬼神都懼怕,更不用說孽畜了。
和尚灰溜溜地被趕走了,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走,好在沒有捱打沒,算是撿了一條命,沒有把小命丟在棗陽。
棗陽縣令聽聞此事,就特來拜訪付穎,付穎說去京城,晚點再到府上回訪,棗陽縣令非常開心,決定設宴款待,但是,付穎婉拒了。
因公事要緊,先公後私,也說得過去,不能因為一頓飯耽誤了行程,縣令表示理解。也就不再強求。
再說付穎前往京城,見到了卜慧書,卜太師很高興,聽了付穎的報告,更是開心,然後看了文章,更覺得不錯,只是幫忙圈了一些文法上的錯誤,其他都保持,沒做任何修改。
然後,卜太師給了付穎一些建議,讓他多讀書,莫管閒事,從政就像玩火,玩得好才好,玩不好,就玩死了。人是最擅長變化的,千萬不要相信人說的話,要看人做的事,不要害怕失敗,失敗了,可以重頭再來。沒啥了不起,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
卜太師的教導,讓付穎印象深
刻,他很清楚,卜太師,也就是他的老師,能夠做到這個職位,到了他這個位置了,就是一種成功的表現,沒有所謂的大波折,也沒有抬高,也沒有降低什麼,很穩,一點都不彆扭,在京城混,要懂京城的規矩,不懂規矩的,註定要被排除出局。
聽了卜太師的話,付穎牢記在心,在京城沒逗留幾,沒見到想見的人,也就打道回府,又路過棗陽,以前有承諾,這次就要兌現承諾,免得被人說成是言而無信的人。
棗陽縣令萬萬沒想到,他居然還記得回訪,這事令人震撼!平時說話都習慣了撒謊,或者只是應付,沒想到有人當真,這個是不是正常的呢?算了,就算是正常的,人家還是給棗陽人帶來了福祉。有一說一,不能抹殺成績,他這一弄,倒讓付穎不好意思起來了。
付穎要請客,縣令不幹,要盡地主之誼,付穎也就不推遲,正吃著飯,有人來報告,說:“不好了,老爺,有人擊鼓鳴冤,說丟了重要的東西。”
“什麼東西?有多重要?”
“非常重要,關乎一人一生的幸福的。”衙役報告說。
“好,那麼,你說說看,什麼東西丟了?”縣令問。
“嫁妝。”衙役說。
“多少?”
“一十八槓子一十八挑子。”
“這個怎麼說?”
“就是嫁妝有十八個槓子來抬,十八個挑子來挑。”
“看來,嫁妝的確不少。怎麼丟的?”
“報告老爺,棗陽城內有一戶姚家富戶,正準備打發姑娘,千金小姐,準備了嫁妝,結果沒高興多久,就發現被盜,嫁妝都被盜竊的乾乾淨淨,姑娘正哭呢,不知道咋辦,只有來報官。”衙役言道。
“原來如此!你去吧。在門外侯著,聽本官安排。”縣令吩咐道。
等衙役一走,縣令問付穎:“兄臺,這個案子怎麼辦?”
“簡單,承蒙看得起,這個案子不難,及時釋出公告,全城搜捕,將東西南城門關閉,只留北門出入。只要連續兩次進出城門的,都要抓捕,有多少抓多少,一定能抓住犯罪嫌疑人。”付穎言道。
付穎很清楚,這就是他師傅教給他的方法,遇事不緊張,需要冷靜處理,只要冷靜,就能生智,有智慧就能辦好事。
他謹記這一點,遇到事不緊張,冷靜處理,就會沒事。
棗陽縣令一聽,覺得有道理,就吩咐衙役道:“進來!”
衙役聽到招呼,立馬進來,問:“老爺,有何吩咐?”
“傳令下去,除了北門城門,其他城門全都關閉。不得進出。在北門,嚴防死守,但凡有兩次進出城門者,全部抓獲,帶到縣衙裡來,接受審問。”縣令吩咐完畢,繼續吃飯。
盜竊案發生後,城內人心惶惶,不知道下一個被盜的是誰家。
這裡安排妥當,只是守株待兔。
北門守城士兵開始忙碌。
城內到處貼著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