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我兒子非常謹慎,平時為人忠厚老實,不是作奸犯科之徒,他也不結交不良夥伴,不去那些危險的地方。我老年得子,十分不易,如今白髮送黑髮,心傷透,淚哭幹,我兒死的冤枉,還望青天大老爺為我兒主持公道,讓他死也瞑目。”吳二哭泣道。
“白髮人送黑髮人,人間大悲催,晚年得子又失去,也是大悲催,人生三大不幸,你都佔兩,那麼,人犯帶到了嗎?”
“到!”眾衙役齊聲喝道。
嚇人一跳!眾人被驚呆了!
這是什麼操作?
“下跪者何人?”
“小女吳明氏。”
“你公公告你謀殺親夫,是否屬實?”
“稟告老爺,這是冤枉小女,小女連雞都不敢殺,怎敢殺人?此乃誣告小女,不屬實。小女自嫁給我丈夫,十分恩愛,並未紅臉,小女的丈夫因烤火不慎,無法及時逃出,葬身火海之中。小女年輕輕成為寡婦,真的也不想活了。”吳明氏哭泣道。
“案發當時,你在哪裡?”
“小女去廟裡拜佛還願去了。”
“當真?”
“沒錯。稟告老爺,有該寺廟通慧和尚作證。”
“通慧和尚何在?”
“在慈恩寺。”
“來人,去慈恩寺,把通慧和尚請來。”尹堅吩咐道。
尹堅知道,剛才群眾中發出的聲音,肯定了對通慧和尚的看法,也就是說,通慧的確名聲不佳。不知道有多少女子和他私通。這吳明氏看來是情有獨鍾。
通慧和尚到了公堂,向尹堅合掌道:“阿彌陀佛,縣令傳喚貧僧有何貴幹?”
“通慧師傅,你可以認識這名女子?”
“認識,此乃常去慈恩寺燒香拜佛的。”
“姓甚名誰?”
“貧僧不知。”
“當真不知?出家人不打誑語。”
“容貧僧想想,哦,對了,像是叫吳明氏。”通慧言道。
“當真叫吳明氏?”
“當真!”
“你怎麼認識吳明氏的?”
“她丈夫意外死於房屋走水。”
“奇怪!本官都沒說死於走水,你怎麼就下結論了?”
“稟告縣太爺,是吳明氏所說。貧僧並不知情。受死者家屬邀請,前來做法事,超度亡靈。”
“本官問你,你知道吳二之子有無仇人?”
“據貧僧所知,吳二之子為人仁厚,待人彬彬有禮,不曾得罪任何人,向來並無仇人。”通慧言道。
“本官再問你,你可知道吳二之子有無情敵?”尹堅問道,眼睛直視通慧,通慧看尹堅眼睛如火炬,嚇得不敢再看,低下頭,為了掩飾內心慌張,立馬雙手合十,言道:“阿彌陀佛,貧僧不知,貧僧不知!”
尹堅一看,這傢伙做賊心虛,在受到良心的煎熬了。
“那麼,本官問你,你可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
“貧僧知道。貧僧一向安分守己,專心向佛,根除雜念,遠離紅塵,古佛青燈,不問世事,男女授受不親,並非縣令所聽聞的那樣。如果有小人陷害,還望縣令明查,免得讓貧僧冤枉,也不讓壞人得逞。貧僧終日忙碌,不近女色,不貪財,不吃肉,不飲酒,不去煙花柳巷,不去尋花問柳。還望縣令查明真相,還清白給貧僧。”通慧言道,嘴角有口水,說話帶噴唾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