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書局都印刷的是四書五經,一些常用的書籍,偏門的書啊,雕版出來
之後,用一兩次就丟掉了,怎麼可能掙錢。”
“再說了,紙也貴啊,咱們做生意講究的是利潤,賺不到錢,我肯定不幹。”
李輝算是明白了,這貨現在就對賺錢感興趣,至於賺了錢幹嘛,賺錢之後怎麼繼續發展,他根本不想。
和琛的樂趣,在於賺錢的過程。
不賺錢,就沒有興趣。
也是,這個從小錦衣玉食,不缺吃穿的紈籍公子,天天大手大腳,早就習慣了。
錢對他來說可能還真是一個數字。
和琛機敏一笑,“如果李輝你非要開書局,那我勉為其難跟著你,畢竟我也跟著你賺了不少錢了,偶爾賠上那麼點,不算什麼。”
“咱們是朋友,我這個人呢,交朋友從來不看他有沒有錢,反正都沒有我有錢。”
李輝臉上抽了兩下,對著月光發出了笑聲,“呵呵,這句話有意思。”
李輝現在有種感覺,這個和琛的家底,可能遠不止一個糧商,甚至也不僅僅是跟著宮中的貴人那麼簡單。
或許,和琛說的話,真的沒有什麼毛病。
“書局的關鍵點在於兩件事。”李輝站起身來,緩緩說道,“第一件事呢,就是紙張,大唐的造紙之術還不太行,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普通的讀書人用紙量極大,宣紙他們也買不起,只能用草紙,說明紙張的價格很高。”
和琛一聽,連連點頭,“那可不,我小時候讀書,都是從自己的錢拿出點出去買宣紙的,我父親對我極為嚴苛,哎,當時為了買宣紙,不知道錯失了多少次和醉月樓花魁一夜春宵的機會啊。”
李輝沒有搭理他,繼續說道:“第二便是印刷之術,成本極高,一不小心,幾兩銀子就出去了。”
唐朝的雕版印刷造價不低,類似於拓印一般,只不過大上一號,一頁一版,
需要付出的心血極高,每一個雕版的形成,至少也得一兩銀子左右。
一本書幾+頁,那成本至少也是幾十兩,一本書多少錢?
多的一兩,少的二十文錢。
只有多賣,才能把成本賺回來。
此時的李輝想了個不錯的辦法,既然沒有後世的機械印刷,那麼何不試試活字印刷呢?
“如果這兩個關鍵點解決了,你覺得我們能賺錢嗎?”
和琛嗤嗤一笑,“怎麼可能,李輝,那麼多大儒都沒有解決,你能嗎?”
這是第一次和琛對李輝發出了質疑,不是他不相信李輝,而是這個時代的侷限性限制了和琛的想象力。
“呵呵,和琛,我們大唐的文字裡面總共多少個字?”
“不知道,反正不多,也就幾千個。”
“那就對了,我們把這些字單獨刻出來,形成一個個小的印章,然後打造一個模子,需要用什麼,就鑲嵌在裡面,然後如同雕版印刷一樣,直接拓印出來。”
“嗯?”和琛的眼睛亮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印刷還可以這麼來?
“這……李輝,你真是個天才!”
一整夜,李輝都在給和琛灌輸活字印刷的優勢,成本低,便捷,最關鍵的是,不管是什麼書,別人不敢印刷的,他們敢!
這樣書籍的種類多了,自然就有了無數的客人前來。
民冋文化啟蒙或許就會從這個時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