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點點頭,後世的犁在某些方面確實有些複雜了,當然工藝進步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能夠批次化生產,同樣的標準,放在唐朝的小作坊裡面,就是高標準工藝,成本極高,只有後世的流水線可以分攤成本。
“這東西呢,區別於漢朝直轅犁,和江東地區的那些人用的犁地的工具很像,小的還沒有命名,希望侯爺能命名。”
李輝打量著這個還帶著一些粗糙的工具,九尺長短,曲直有度,靈活地握把
在後方極為方便,李輝還專門走了過去,試了試。
不錯,這個東西整體放在地上也不重,但完美地利用了三角形穩定的原理,下地幹活的時候,前面有牛拉著,後面人只需要控制上下,用來保證對土地的翻新的深淺。
有的土地,不適合深耕,那就往上拉。
有的土地和作物適合深耕,那就往下推,只要牛在前面,一切都好說。
咦?這不就是曲轅犁麼?
李輝笑了笑,“楊鐵柱,你記得明日早上去齊平先生跟前領賞,三十兩銀子作為獎勵,今後你需要多多思考,多搞出這樣有用的東西。”
“好呦侯爺!”
“對了,這樣的東西你多做一些,咱們家中要用,莒國公不是也要立志種地麼,你去給他送一些。”
別人不知道這東西的價值,李輝可是知道的,歷史上曲轅犁一出,整個大唐的農業效率提升了不止一星半點,在曲轅犁出現的那個階段裡,到後世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這一套工具就沒有怎麼改變過。
實在是沒有人能找到比曲轅犁更加方便的農具了。
生產工藝的發展,對農業的影響極大,別人不知道,李輝哪裡不明白。
說好了種地,怎麼就把曲轅犁這種好用的東西給忘了。
之前畫的圖紙,因為一些其他的事情,差點就拋在腦後了,如果不是這楊鐵柱,自己可能就真的記不得了。
工業技術的提升迫在眉睫啊,曲轅犁出現之前,整個天下的農民生產力太低,導致他們日夜勤奮耕作,也收不到多少回報,現在好了,曲轅犁出現,估計整個大唐最開心的就是農戶了。
“楊鐵柱,回頭你可以多做曲轅犁售賣,賣出一架,刨除原材料的費用,你可以獲得五成的收益。”
這一次,楊鐵柱有些懵逼了。
“侯爺,真的可以嗎?”
楊鐵柱知道自己的身份,他是下人,是工匠,不是主人,所以這件事情他從沒有想過。
侯爺今日這番話,那就是給了楊鐵柱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啊。
曲轅犁這等神物,如果以後讓人知道是自己發明的,那麼自己豈不是要名垂青史了?
即便沒有人注意過,那自己依舊可以賺上不少錢。
曲轅犁結構其實並不複雜,大唐的工匠稍加研究就知道其中的竅門,但在他們知道之前,楊鐵柱早就可以攢夠自己一輩子也花不完的錢了。
他看向了李輝,重重的跪下,磕了三個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