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有沒有殺意?”
“回侯爺,看不出來,如果這貨有殺意,一開始守在屋頂的兩位兄弟早就死了。”
“而且,侯爺您也可能受傷。”張雄嘆息道:“這人當年也是風雲人物,屬下也一度認為,虯髯客乃是天地之間的大英雄之一,誰知道今日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李輝揉了揉腦袋,笑了笑。
“這是個大麻煩啊,得把他哄住,交給李靖,不然以後鬧騰得煩。”
不知不覺之間,天已經開始亮了,地窖裡,一夜鬥嘴。
李輝張雄在地窖裡守了一晚上,第二天捂著肚子來到李輝跟前彙報的時候,依舊大笑不止。
“那虯髯客好慘,本來順風順水,不知為何,武德九年六七月的時候,就像是走了黴運一樣,幹啥都死傷慘重,到了最後,丟盔棄甲。”
“竹葉青也是個不好好說話的主,虯髯客昨夜差點就把他脖子扭斷了。”
李輝一愣,這不會又是蟲洞的影響吧?
自己出現在唐朝之後,李輝發現很多事情已經受到了影響,比如李承乾中毒這就出現得早了一些,英年早逝的王通竟然還活著。
李二和突厥的關係並不如歷史上那般一開始和諧,後來兵戎相見,而是一開始就刀劍縱橫,水火不容。
想到這裡,李輝也笑出聲了,自己就像是一隻蝴蝶一樣,從後世某個時空裡煽動了一下翅膀,大唐的風雲就因為自己的出現開始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種改變一開始還是隱蔽的,如今,竟然已經如此明顯了。
罷了,不如去看李承乾帶李泰訓練有意思。
朝堂上,李二犯難了,面對突厥的問題,他一共聽到了三種聲音。
第一種聲音來自於眾臣,他們傾向於讓這些突厥人學習中原的文化和風俗,給他們一些土地,讓他們的遊牧民族的脾性在時間的長河裡慢慢磨滅,和大唐百姓在一起生活。
這一點李二不反對,但總覺得如今的大唐,似乎並不需要這樣溫和的手段。
草原上的敵人,還有大唐周圍的敵人,都應該感受到大唐的恐懼之後,才能乖乖臣服。
只有他們臣服了,大唐才會憐憫他們,給他們一些機會。
第二種論調和第一種論調不太一樣,漢武帝當年如何安置匈奴,就如何安置這些突厥人,但策略卻是將他們遣送至大唐部分空曠的地區,建立都護府。
第三種論調就是李輝提出來的,打到他們服氣。
這一點李二極為推崇,但對於第二種溫彥博的提議,李二也是異常的贊同。
果然如同李輝所說,大唐之初,這些人都是治世能臣,每一個辦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到底要不要打仗,現在成了李二的難題。
朝堂上,一時間無人敢應答。
“陛下,臣以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突厥既然已經面臨衰敗,不如乘勝追擊,隨後再採用溫彥博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