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們眼中有異彩閃過,當然,這其中最激動的當屬孔穎達與李綱兩位大儒。
從此前學習的斷句,他們就已經知道了這個學堂之中所教授的東西必然能夠給文壇帶來巨大的變化,而現在更是出現了一種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如何能不激動?
當然,更多的是好奇,滿朝文武都瞅著黑板上從來沒有見過的符號,滿頭霧水。
"老師,不知道這拼音是何物?”房玄齡率先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嗯,老大爺你這個問題問得好。”常懷點了點頭,解釋道:“拼音就是用來學習漢字發音的一種工具。”
房玄齡沒有因為被叫為老大爺而生氣,而是有些疑惑地問道:“為什麼要用這種工具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甄同學,你來回答!”常懷話音一轉,看向了李二陛下。
"新的學習發音的工具?”李二陛下滿頭霧水,“莫不是現在學習發音的方法不夠好?”
"沒錯,現在的方法是不夠好的,甄同學我問你,這個字怎麼讀?”常懷說著,在身後的黑板上寫了一個字。
李二陛下眯著眼睛,淡淡答道:“自然是’材’。”
“如若初入學堂的小兒,當如何識得此字的讀音?”
“材,才聲,意思是說’材’這個字的讀音應該讀成’才’。”在李二陛下的身旁,孔穎達搶先答道。
"不錯,那’才’字又如何讀?”常懷繼續問道。
"這……’才’的讀音便是’才’。”孔穎達皺著眉頭說道。
"剛讀書的小孩,怎麼知道’才’怎麼讀?”李輝忽然笑著問了一句。
這句話一落下,不管是李二陛下還是群臣,都是一怔,似乎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但是緊接著,眾人的眉頭就皺了起來,他們想到了更多……這是啟蒙教育的一個大問題!
之前他們沒有注意到,但是現在經過李輝以及常懷的提醒,他們頓時發現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教室內,李二陛下以及群臣們都深深地思考著這個問題,現場變得肅靜了起來。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如果剛啟蒙的孩童連學習發音都這麼困難,他們需要在這上面花費多少的時間與精力?明明有這些時間,他們可以用來做更多的事情,學更多的知識,”常懷搖了搖頭,臉上都是惋惜之色。
孔穎達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說道:"老師,不知此事可有解決之策?”
他說著這句話,卻是看著黑板上的拼音,等待著常懷的解答。
常懷點了點頭,“這拼音,就算是五歲的孩童掌握了,也可以將天下所有字的讀音準確無誤地發出來!”
“啪嗒。”
李綱手中的筆落在了地上,臉上有著不可思議的神色閃過,他神情激動道:"此話當真?”
“自然當真。”常懷笑著點了點頭,而後看了李輝一眼。
眾人會意,原來這所謂的拼音是李輝搞出來的,既然這樣的話,那自然有十分高的可信度。
接下來,常釋和常懷為眾人細細講解了平陰的原理以及使用規則,令得包括李二陛下在內的所有人都是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