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鐵匠,損料能控制到一成。
比如他這把刀,損料便是一成出頭。
然而,阮大這把唐橫刀,損料竟然連一成都不到!
充分說明,阮大揮錘定型的手藝,已經高出他許多!
很明顯,鍛打這一籌,他輸了。
其實並非阮大技術比他好,而是阮大用的手法更先進。
他用的是一體鍛打法,這法子別說他沒有液壓機,就算有液壓機相助,損料少不下來。
而阮大用的是熟鐵包裹生鐵之法,中心的生鐵本就定了型,挨著形狀敲打即可。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刀脊模具整澆,倒進去就完事的事,能損多少料?
刀脊搞定之後,刀身圍著刀脊敲便完事了,又能損多少料?
這本就是武陽縣鐵匠鑄造軍刀之法,阮大師承在武陽,梁守信則是在鐵匠街呆了一輩子。
他不會此法,也很正常。
“咳……咳……”
曹赤煉的咳嗽聲,讓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可以看出,他情緒已經有些低落。
畢竟阮大是叛出鐵匠街的罪人,曹赤煉雖以退隱,但仍舊算鐵匠街之人。
他當然希望梁守信能贏。
可是,梁守信雖贏了尋料,但鍛打環節,的確是輸了。
公正了一輩子的他,邁不過自己的底線去偏袒梁守信。
只得將話題一轉,道:“試刀吧。”
終於,試刀環節到來了。
早已備好的幹竹節,被鐵匠們用繩子吊在了空中。
兩邊皆是三根一捆。
看到這架勢,柳明便暗道不妙。
竹子吊在空中,毫無借力之處,一刀下去不得把竹子砍飛?
這一環,拼的哪兒是刀的質量,拼的明明是刀法!
鐵匠只懂鍛造,懂個屁的刀法。
那就只有一種辦法分勝負了。
質量越大,加速度越大,撞擊力越強。
這時候,刀的重量,便成了左右勝負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