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一死,鎮龍皇朝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了起來。
首先是皇宮內,在李思寧迴歸之後,那些禁軍將士就像是打了雞血似的,不但成功抵擋住了章寧帶領的那些禁軍將士的衝擊,還將大半個皇宮的主導權奪了回來。
倒不是說章寧帶領的那些禁軍將士就不如李思寧手下的那些禁軍將士,畢竟同屬于禁軍,而且章寧的人馬更多,佔據了禁軍至少七成的兵力,怎麼都不會比李思寧帶領的那些禁軍將士更弱。
關鍵是,李昌死後,這些叛軍群龍無首,都衛營統領石有仁首先就跟章寧鬧翻,英王府的王世子李單在多次釋出命令得不到相應之後,一怒之下也帶領王府親衛攻佔了大半個天都城。
章寧除了要防李思寧,還要防石有仁和李單,這種情況下自然得有一定的捨棄。
佔據了大半個皇宮的李思寧,一方面繼續和叛軍作鬥爭,另一方面也派人四處尋找皇帝李建。
然而李建就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般,怎麼找都找不到。
好在眾將士都知道當前的任務是平息叛亂,沒時間傷感落淚。
如今的天都城可謂是混亂不堪,四大勢力各自佔據一方。
還沒分出個勝負,就有訊息傳來,說是鎮守東邊和西邊的兩大軍團在各自元帥的帶領下回來勤王討逆。
鎮守北邊的軍團雖然也是蠢蠢欲動,但是北方的北冥皇朝虎視眈眈,一旦有異常舉動,恐怕就會遭到北冥皇朝的大舉入侵,因此最終只是派遣一小支軍隊迴天都城。
所謂的勤王討逆,當然不是想要表忠心,真要表忠心的話,也沒必要將軍團的大部分兵力調回天都城平叛。
鎮守西部邊境的軍團,本就和李昌有勾結,甚至還時刻準備著,一旦有其他地方的軍團想要回天都城勤王,他們就出面擺平,好為李昌奪取皇位爭取時間。
然而李昌突然身死,天都城一片混亂,這種時候根本就沒什麼好擺平的,趕緊去天都城分一杯羹才是最實在的。
西邊的天風皇朝當然得防著,不過在決定迴天都城爭奪權力的時候,他就已經派人去天風皇朝簽訂了一份秘密協議,這段時間內天風皇朝不會發動進攻,因此沒什麼好擔心的。
鎮守東部邊境的軍團倒是不存在和李昌勾結的情況,原本他們也確實想要派一部分兵力迴天都城勤王。
然而李昌突然被殺,天都城混亂不堪,再加上東邊的烈焰皇朝傳來訊息,說是東荒三十六州的妖族大舉入侵,烈焰皇朝防著妖族都還來不及,根本不可能理會鎮龍皇朝。
於是乎,東部軍團元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親自帶領大部分人馬,打著勤王討逆的旗號,浩浩蕩蕩地迴天都城爭奪權力。
鎮守南部邊境的鎮龍軍團倒是自始至終都沒有表態,也沒有任何動作,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模樣。
鎮龍軍團算是鎮龍皇朝的第一集團軍,這個建制在鎮龍皇朝成立之初就已經存在了。
因為南海的黑龍族和依附於黑龍族的海族動不動就會入侵,所以鎮龍軍團從來就沒有放棄固有防線,回都城勤王的先例。
如果皇帝有命令,鎮龍軍團當然也會回都城平息叛亂,然而李建早就已經不知去向,也就不可能向鎮龍軍團釋出命令。
東部軍團和西部軍團說是回都城平息叛亂,實際上一到天都城,他們的野心就暴露無遺。
兩大集團軍的到來並沒有讓天都城中的動亂終止,反倒加劇了城內的動亂,每天大大小小的混戰幾乎就沒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