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皇宮之後,李思寧便著手展開關於禁軍副統領紀澤之死的調查。
當然了,防止禁軍被滲透以及調查英王黨羽的任務她也沒有忘記,只是這兩項任務要求的持續時間更長,也更加複雜,因此目前她的還是放在調查紀澤的案件上面。
皇帝李建雖然說誰都不相信,只相信李思寧這個女兒,但在李思寧展開調查之後,還是派了一些人過來幫忙。
當然了,那些人就真的只是幫忙,完全不會去幹涉李思寧的調查。
因為一早就有了懷疑物件,所以在調查的時候,指向性非常明確。然而讓人鬱悶的是,李昌的手下做得那叫一個滴水不漏,根本就查不到任何有用的證據。
沒有可靠的證據,也就無法扳倒李昌,也就意味著沒有任何進展。
禁軍副統領紀澤一死,這副統領的一個職位就空缺了出來。
皇帝李建原本是想要找個心腹頂上去的,但是朝臣極力反對,說什麼應該在紀澤一案查明之後再敕封新的副統領,就算短時間內查不出有用的資訊,那也至少得等七天,怎麼都不能在紀澤屍骨未寒的當口就敕封新的禁軍副統領。
不止是朝臣反對,就連英王李昌也在反對,甚至可以說,整個朝野就沒有一個贊同的。
當然,也不是說永遠都不能敕封新的副統領,只是規矩壞不得,按照規矩,怎麼都得等七天之後。
被所有的大臣反對,這讓李建氣得直跳腳。
不過他也不蠢,沒有意氣用事,在冷靜下來之後,便招來進軍中的一名將領,明著不升官,卻讓他暗中代替紀澤,行副統領之權。
能被李建看重,忠心度自然沒問題,可惜禁軍的另一位副統領章寧已經開始動手。
除了李昌的少數幾個心腹,誰都不知道章寧是李昌的人,正是因為這樣,章寧在禁軍中進行勢力滲透的時候,別人都只當是禁軍內部的爭權奪利,怎麼都沒想到會是李昌搞的鬼。
李思寧確實是到處防著李昌,但是怎麼都沒想到問題出在章寧身上。
此外,調查李昌黨羽的任務也進展得不怎麼順利,在不暴露的情況下,也就只能抓一些小魚小蝦,真正的大魚,真正的心腹,李思寧可謂是一概不知。
多方面的失利,讓李思寧不得不懷疑起自己的能力。
失意難過在所難免,而這時候她想起的卻是凌浩。
“這種情況,前輩是不是有辦法應對?如果找前輩幫忙,他能答應麼?”
帶著一絲忐忑,李思寧於三日之後再次找上了凌浩。
當然,這一次不是在藏經閣開放的時候找的凌浩,而是在關門的時候。
藏經閣開放的時候,人多眼雜,也沒辦法跟凌浩講那些隱秘的任務。
雖然不在開放時間,凌浩還是讓李思寧進了藏經閣。
當然了,過程並不怎麼友好,在李思寧進了藏經閣之後,凌浩手中還拿著一根棍子,一副要打人的模樣。
“找我有事?”凌浩隨手將棍子丟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