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別的事,以林平之對師父的尊敬,絕不會又半個「不」字,哪怕要了他的命,他也不皺一下眉頭。可是事關自己的血海深仇,他於心難安。
林平之道:「師父揭過了和青城派、嵩山派的仇怨,那我的仇怎麼辦?」
林平之的身世華山派上下都清楚,也能明白他此時的難受,有心
出言相勸,又不知從何勸起。
甯中則為難得幾乎要落淚,她能明白師兄的苦心,可也知道林平之的煎熬。
就在大家都為林平之難過時,嶽不群卻笑了。
嶽不群這一笑,大家都心頭一震。他們都太瞭解嶽不群了,這個時候能笑出來,就是還有後路。
林平之叫道:「師父!」
嶽不群道:「不是為師揭過了和嵩山派、青城派的仇怨,是他們承諾不找華山派報仇而已。你的仇是福威鏢局的仇,為師從頭到尾都沒有替福威鏢局承諾過什麼。」
「啊!」
這也太雞賊了。
可是江湖路就是誰的拳頭硬,誰的嘴就大。大家需要的只是個藉口而已,而實力越強大,藉口就可以越荒誕。所謂的「拿著不是當理說」就是給這些強大的人搞「霸權」用的。
林平之沒有回華山,是時候出師了。沒有人能永遠學藝,上學還有畢業的時候呢。只有用了,學的才會變成自己的。
這次壓得餘滄海抬不起頭,林平之擁有了無比的信心。他不用像師父一樣稱雄江湖,他只要能勝過餘滄海就夠了。
南北二嶽也各回各山,嶽不群剛到華山,莫千軍來訪。
莫千軍開門見山道:「師父,我剛剛接到劉公公的命令,捉拿陝甘總督楊大人。」
「啊!」
嶽不群問道:「為何?」
莫千軍道:「劉公公參楊大人徇私枉法,劉公公命錦衣衛拿他下獄。」
嶽不群知道楊大人最大的罪過就是太有氣節,不肯和劉公公同流合汙。
莫千軍知道嶽不群與楊大人相識,所以提前告訴嶽不群一聲。他倒不擔心走漏風聲,讓楊大人提前逃走。
楊大人這種人明知道有人陷害他,也只能乖乖地等在家裡,想翻身也只能走正規途徑。
嶽不群知道莫千軍只是奉命行事,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提出讓莫千軍為難的要求。
嶽不群道:「我隨你走一趟西安府。」
楊大人身有隱疾,沒有子嗣,剛正不阿,雖然是節制三省的總督,總督府卻十分寒酸,他人過得也十分清貧。
嶽不群先獨自一人進入的總督府,楊大人一愣,他可沒有邀請嶽不群。
當初自己被刺,雖然嶽不群救了自己,但對嶽不群展現出來的手段,還是讓他這個讀書人心中忌憚,但楊大人必須承嶽不群的情,卻沒有再見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