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話嶽不群第二遍說出來,語氣雖然還是那個語氣,但威懾力已經大不相同了,華山派原來真的敢在少林大開殺戒。
嵩山派不說話,嶽不群又把矛頭指向了餘滄海,道:「餘觀主,嶽某的話依然作數,林平之還可以站出來等青城派報仇。」
嶽不群的話說完,林平之又站了出來,惡狠狠地盯著餘滄海。
餘滄海想了又想,最後一咬牙一跺腳,喝道:「我們走!」
他竟然領著青城派的弟子離開了少林。
林平之怒喝:「餘滄海,你要做縮頭烏龜嗎?」
餘滄海聽了,腳步都沒停,反而更快了。
林平之大怒,他不是想羞辱餘滄海,他是想報仇。一場大戰之後,他也心有餘悸,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是好,不由得看向嶽不群。
嶽不群搖了搖頭,林平之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嶽不群身邊。
不能在這裡趕盡殺絕,這麼多人看著呢,今天的風頭已經出夠了。
嶽不群朗聲道:「天下英雄明鑑,華山派已經給了青城派報仇的機會,青城派此時下山,就表示這件事翻篇了。」
嶽不群的話讓餘滄海的腳步一頓,眼珠轉了轉,又回來了。
不過他沒敢繼續派弟子挑戰林平之,也沒有親自下場,而是道:「我是受方證大師之邀來的少林,正事還說呢。」
說完又坐了回去。
方證大師喜道:「餘觀主雅量。」
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餘滄海不是「雅量」,是慫了,而嶽不群口中所謂的「機會」,對弱小的一方本來就是不公平的,青城派要是再不放棄,只會死更多的人。餘滄海的軟弱固然讓人齒冷,卻也是明智的選擇。
看著青城派的人又坐了回去,嶽不群又開口道:「方證大師,華山派弟子在少林殺人,多有得罪,好在還算圓滿解決,沒有令大師為難。即便如此,嶽某也愧對大師,愧對少林,愧對天下英雄,嶽不群就此別過。」
說罷起身,就要帶華山派的人離開。
方證大師在心中嘆了口氣,開口道:「嶽掌門留步。」
方證大師如何能讓嶽不群就這麼離開,召集這次大會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想限制華山派,「魔教」不過是藉口,就算任我行和東方不敗同在,少林派何懼?
方證大師道:「阿彌陀佛,這次衝突發生在少林,我少林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既然餘觀主都已經留下了,還請嶽掌門也留下。還有這麼多掌門在少林,老衲好把邀請各位掌門上山的原因在這裡說一下。」
嶽不群這一世有一個信條,就是「想要崛起,那少林說什麼都不能聽」,但方證大師把話說到這個地步,他不能當著天下英雄的面直接撅少林的面子,無奈只好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