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處一雖然年齡與歐陽鋒差不多,但歐陽鋒與王重陽平輩論交,他的輩分自然差了一截,理應自稱晚輩。
歐陽鋒點點頭,道:“免禮。”
歐陽鋒對王重陽道:“真人就打算一直這麼等到其他幾位的到來嗎?”
王重陽道:“正是。貧道是發起之人,自然要在此恭候各位。”
歐陽鋒知道王重陽這是要在天寒地凍之中等待,沒有要躲避風雪之意。
歐陽鋒微微一笑,道:“既然歐陽鋒早到,那我也陪真人在此等候好了。”
說完吩咐道:“備酒菜,我與真人共飲一杯。”
歐陽鋒的隨從立刻行動起來,不多時就在山腳下搭建一個小圓桌,配上酒菜。
歐陽鋒知道,他和王重陽的較量已經開始了。他沒有讓隨從搭建氈帳,就頂著嚴寒在這風雪中和王重陽坐了下來。
寒風凜冽,滴水成冰,可歐陽鋒和王重陽絲毫不見異樣,反而顯得很陶醉。
王處一在旁邊咋舌不已,這個歐陽莊主排場之大,不亞於帝王將相。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冰天雪地中,轉眼就支起了餐桌,酒菜也是葷素搭配。
全真教號稱天下第一大派,實力之強,不遜於任何人,可是王重陽畢竟是道士,走到哪裡都不能太奢華。
王重陽當然不會對歐陽鋒的排場一驚一乍,他雖是道士,但慷慨豪邁,舉起酒杯就和歐陽鋒對飲,更是對歐陽鋒帶來的西域葡萄美酒讚不絕口。
歷史上的全真教戒律森嚴,戒葷酒,王重陽更是從來就沒有抗過金,反而當過金國的小吏。
中,把王重陽塑造成了抗金英雄,而且全真道士屢屢飲酒。
段皇爺這個人物也是多有加工。段智興崇尚佛教,屢建寺廟是真的,但他沒做過和尚。
成吉思汗也是,把他的一些事蹟都向後推遲了。
以成吉思汗駕崩的年代為基準,王重陽、段智興這樣真實的歷史人物,生存的年代都延後了。
大雪中的豪飲,更增加了二人的談性。
王重陽既是道家大師,又是武學大師,可以說是天縱奇才。他的武功都出於自創,是對道家至理的融會貫通,可以說成就不輸於創出《九陰真經》的黃裳。
而歐陽鋒際遇詭異,所學廣博,具是一等一的神功。但要說自創,卻沒有什麼能與王重陽相比。在天賦這一塊,歐陽鋒已經甘拜下風。
好在歐陽鋒積澱深厚,對道學也有很深刻的理解,在與王重陽的論道中,也讓王重陽刮目相看。
王重陽心中對歐陽鋒評價又高了一層。
王重陽發起華山論劍說為了決定《九陰真經》的歸屬,有平息干戈之意,但也是對自己極為自信,相信邀請的這幾個人都不是自己的對手。否則《九陰真經》已經到了自己手中,練就完了,何必還要再拿出來和別人爭一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穿越從尋秦記開始】 【】
王重陽此時已經年近六十,武功也登峰造極,其他人年齡最大的段皇爺才四十來歲,像黃藥師、裘千仞更是連三十歲都不到。
王重陽年輕之時,為了抗金積勞成疾,到了此時,武功已經再難寸進,甚至是不進則退。
全真門下資質都很普通,再難出現能比擬自己的人物。師弟周伯通天資聰穎,好武成痴,但比起這幾個人,還是頗有不如,再加上他性格頑劣,難堪大任。
王重陽想趁自己還行之時,為全真教打造金身,豎起“天下第一”的大旗,在自己死後還能護著全真教一路前行。
王重陽用心良苦,按照正常發展也確實把全真教的名頭搞得震天響。後來丘處機西行,覲見成吉思汗,全真教風頭更是獨步天下,直至佛道辯論敗於八思巴之手。
可是現在在歐陽鋒面前,他心中有了一絲憂慮。
歐陽鋒出手的次數極少,沒有人真正瞭解他的武功。但他的父兄曾經攪亂中原,威名遠播。
白駝山莊在歐陽鋒接任後,獨霸一方,掌控東西方交通要塞,就算是西夏皇室,也不敢得罪他,勢力當不弱於全真教。
這樣一個人,掌握著這樣巨大的一個勢力,而且還這樣年輕,現在看來武學修為也這樣深厚,王重陽第一次有些不自信。
歐陽鋒心中沒什麼別的想法,他和密宗論過佛,和張三丰論過道,珍惜每一次與這種大宗師交流的機會。他武學太廣太雜,想要把這一切融匯成一家,憑他的才智,很難做到。所以他每次遇見高人,都是真心求教。
第二個到的是洪七,打著補丁的黑色棉袍,洗的乾乾淨淨,腰裡插著一根碧綠的竹杖,揹著個大紅葫蘆。
西毒北丐還真是天然犯衝,洪七一張國字臉,濃眉大眼,一身正氣,可歐陽鋒看著他,就是覺得不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