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強中,復刻了當年周信芳先生的絕活,將麒派名家斬於馬下!
而這一次,八強戰中,遭遇到了黃梅戲名家馬嵐,林牧是否還會用黃梅戲來打黃梅戲,就成為了下一期最大的看點!
在大家瘋狂的討論中,八強戰來襲!
……
“讓我們有請出黃梅戲名家馬嵐,為我們帶來她的作品《女駙馬》!”
白彥森的話,引得全場觀眾們都是歡呼了起來!
要知道,馬嵐最拿手的作品,正是《女駙馬》。
在之前的對決中,馬嵐並沒有拿出這出戏來,本來大家都以為馬嵐是打算要到決賽中才拿出來的,沒想到,現在竟然就要拿出來了!
看來,林牧給馬嵐帶來的壓力也不小啊!
這些年來,黃梅戲發展的勢頭非常的勐烈,大有超過越劇和豫劇的勢頭!
畢竟,黃梅戲跟越劇和豫劇相比,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那就是語言!
就算是那些沒有聽過戲曲的外國人,在聽了黃梅戲之後,都覺得“好聽”“好懂”“好學”,認為黃梅戲就是華夏的“鄉村音樂”!
黃梅戲其實算是所有劇種裡,最接近於流行音樂的劇種了!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這樣的曲調,其實就跟流行音樂的感覺差不多了,膾炙人口,淺顯易懂,學起來也非常的容易。
黃梅戲在華夏的戲曲百花園中,只能算是一個小輩,是從建國之後才慢慢的火起來的。
所以,它的骨子裡,還保持著一份純真和質樸!
因為,不管是京劇,還是崑曲之類的大戲,亦或者是那些曾經輝煌過的大劇種,無一例外,都有一種讓人不得不深思的東西!
其實,所有的戲曲都是來自於民間,最初都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老百姓喜歡什麼,他們就唱什麼!
唱戲,說白了,就是一門吃飯的手藝,跟修腳,剃頭,從本質上來說,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收穫了大量的關注之後,尤其是在獲得了上層社會的關注之後,它的發展就變得複雜了起來,慢慢的就要變得“高雅”!
就像是京劇!
過去的八大徽班在南方就是普通的戲班,結果到了京城給皇帝唱了幾回戲之後,就變得不一樣了!
唱戲的人身份就變得不一樣了!
就像伶界大王譚鑫培先生,有皇帝賞的黃馬褂,甚至還有官身,這就順帶的提高了京劇這門藝術的地位!
等到建國之後,京劇又被捧成了國粹,一下子就變得高高在上了!
結果是什麼呢?
結果就是脫離了群眾,沒有了根基,如同空中樓閣一樣,虛無縹緲!
這些年來,也正是京劇演員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慢慢的將自己的身段放了下來,貼近老百姓,才讓京劇有了一線生機!
什麼大師,什麼藝術家,如果沒人看,你啥都不是!
而黃梅戲就是因為起步晚,所以如今還保持著那種貼近老百姓的風格,成為了最受老百姓喜歡的劇種之一!
看著一身紅妝站在舞臺中間的馬嵐,鏡頭也直接給到了後臺正在等待的林牧身上!
“我去,不是真的吧!”
幾乎所有的觀眾,都發出了這麼一個驚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