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梅花樁,還有一個兵器架子,上面擺放著各種京劇裡的兵器!
由於馬連良先生的唱功出眾,而且大多數表演的都是唱功老生,所以,很少有人知道,當年的馬連良先生,也是一位十分厲害的文武老生!
他不但文戲唱的好,武戲也絕對不差,雖然比不過正經的武生,那是,正兒八經的武老生的戲,他也是能夠信手拈來!
馮曉智作為馬連良的親傳弟子,武戲自然是也很拿手的!
跟在馮曉智的身後,林牧好奇的問道,“馮老,今天這些老前輩們,為什麼會到您家來啊?”
這句話,林牧已經憋了大半天了!
因為在言談中,林牧得知,這些老前輩可不都是在京城居住的,有一半左右都是居住在津門和冀省。
雖然距離京城不算太遠,但是歲數都那麼大了,能夠聚在一起,真的是不容易!
馮曉智微微一笑,說道,“從十年前開始,每週的週末,我們家就會舉行一次小規模的聚會,這些京城和周邊的曲藝名家們,都會應邀前來。”
馮曉智坐在一把椅子上,繼續說道,“當初只是京城一些京劇界和西河大鼓門的朋友們聚會,慢慢的,周邊的朋友們也都知道了這個聚會,就成了現在這個規模!”
馮曉智嘆了口氣,“當年人最多的時候,有三十多位呢,現在只剩下這麼多了!”
林牧聞言也是不禁黯然,確實,如今曲藝行業逐漸的凋零,很多老前輩離世之後,不僅僅是他的藝術被帶走了,也許連他的這門行業,都會消失不見!
看著一臉嚴肅的林牧,馮曉智微微一笑,說道,“你天賦不錯,人也挺機靈的,以後有時間了,就多來我這裡,多學一門手藝,絕對不是什麼壞事!”
林牧聞言,一臉感激的說道,“多謝馮老厚愛!”
馮曉智雖然有心收林牧為徒,但是自己的輩分太高,如果放出話去,要收林牧,那麼一定會有不小的壓力!
畢竟,雖然自己沒有徒弟,自己的那位已故的師弟張學金可是還有不少徒子徒孫呢!
如果自己收了林牧,那麼張學金那些已經三十多歲的徒孫,見了林牧這個二十歲的年輕小夥,還要喊上一聲師叔呢!
所以,收徒的事情,不能著急,還是要循序漸進。
馮曉智是打算讓林牧先跟著自己學習,雖然沒有師徒之名,但是先把這師徒之實給坐定了,等到林牧幾年後名聲大噪,自己趁機收徒,估計就沒有太多的障礙了!
“來,跟我一起唱兩段,讓我也過過癮!”
馮曉智站起身來,走到了林牧的面前,笑盈盈的說道!
林牧自然也不會拒絕,有這麼一位大前輩來指點自己,自己當然是樂意之至了!
雖然林牧也感覺到了馮曉智對自己的熱情有些過度,但是他只是以為馮曉智只是單純的想要提攜後輩!
畢竟,馮曉智不收徒弟這個人設,林牧還是很清楚的!
不管林牧多自戀,也不會真的以為馮曉智是想要收他為徒!
“剛才你唱的那個《淮河營》,再給我唱一遍,我給你好好說說!”
馮曉智面容一整,看著林牧,開口說道。